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二)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

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日夜追求贤能之人,他的统治充满智慧与经验。
他渴望满足东部人民的愿望,岂会忧虑杞人忧天之事。
曾经的长杨宫不再有羽林军驰骋,太液池的龙舟也已停泊。
只剩下衣冠象征的荣光,每年每月都感伤地追忆过往。

注释

任:选拔。
贤劳:贤能勤劳。
梦寐:日夜思念。
登位:登上王位。
东人:东部民众。
幸:愿望。
虞:忧虑。
杞国忧:杞人忧天。
长杨:长杨宫(古代皇家园林)。
收羽骑:羽林军解散。
太液:太液池(皇家湖泊)。
泊龙舟:龙舟停泊。
衣冠:象征皇权和荣耀。
怆月游:感伤地追忆。

鉴赏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唐朝为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所作挽歌中的第二首。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通过对逝者生前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情。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两句,颂扬逝者在生时勤勉治国、功绩显著。"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表达了对逝者能为民造福、国家安稳的期望。

接下来的"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两句,则是通过描写宫廷生活中的景象,来反映逝者的威仪与尊贵。"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表达了现在只剩下空寂的官帽和服饰,以及每年的祭祀时刻心中所怀念。

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尊贵形象的描绘,传递出诗人对于已故皇帝不仅是尊重,更有深切哀思的情感。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三)

讲学金华殿,亲耕钩盾田。

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

空馀水银海,长照夜灯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其词逸而高吟咏不足昔柳吴兴亭皋陇首之句王融书之白团扇故为四韵以谢之

视事画屏中,自称三癖翁。

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

酒对青山月,琴韵白蘋风。

会书团扇上,知君文字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答乐天见忆

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

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

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唯馀忆君梦,飞过武牢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答乐天戏赠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