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杂诗(其四)

朝来松响拂溪流,六月寒声似晚秋。

不是临湖亭上客,谁容此下一科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画面,松树的沙沙声轻轻拂过溪流,尽管时值六月,却带给人类似晚秋般的凉意。诗人通过"寒声似晚秋"这一比喻,暗示了画中或环境的清冷与静谧。最后两句"不是临湖亭上客,谁容此下一科头",则表达了诗人对画中人物的想象和赞叹,认为只有这样的雅士才配得上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随意地披散头发,享受这份宁静。整首诗以画为引,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画中意境的欣赏。

收录诗词(12)

梅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杂诗(其五)

为怜叔夜并怜松,写入生绡对影重。

但使抚弦能作调,何须遥问赤城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琴溪

高士遗台东涧东,俯临百尺之飞虹。

云卷云舒绝壁下,花开花落空潭中。

丹砂炼去山俱寂,赤鲤骑归路不通。

叹息往来车马客,几人招手问琴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画答堵廉生

君乡谷水清无敌,酌水时时更忆君。

寄问松风双塔静,可能忘却敬亭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午夜歌

瞿硎山上鹤长飞,瞿硎山中人未归。

苍松依石坐吹笛,白云好我沾裳衣。

白云自流日将暮,花枝冥冥隔溪路。

腾身直上东山头,骑鹤乘风欲飞去。

仙人久别今当还,清宵忽渡海中山。

到来拍肩更相笑,万岁一朝如等闲。

刁斗击精悍,歌舞杨芬芳。

空岩无事此良夜,人间欢怨争茫茫。

人间欢怨争茫茫,午夜夜时谁短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