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岩寺登双剑峰石塔观尾泉

行到山深处,禅林迤逦开。

云从双剑起,泉自半空来。

境别浮屠塔,真空明镜台。

扪萝登绝顶,临眺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入山林,探访黄岩寺,登临双剑峰石塔,观赏尾泉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内心的宁静。

首句“行到山深处”,点明了旅程的起点,诗人深入幽静的山林之中,暗示了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禅林迤逦开”描绘了沿途的寺院逐渐展开,仿佛是通往心灵深处的指引,预示着精神上的净化之旅。

“云从双剑起,泉自半空来”两句,以动态的云和静止的泉,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双剑峰的云雾缭绕,如同剑气冲天,而泉水自高处潺潺而下,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奇观,也蕴含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境别浮屠塔,真空明镜台”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浮屠塔(佛塔)在诗中代表了佛教的精神追求,而“真空明镜台”则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清明,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诗人达到了心灵的升华,体验到了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

最后,“扪萝登绝顶,临眺重徘徊”表达了诗人攀登至山顶后的喜悦与沉思。通过触摸藤蔓,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达到绝顶,俯瞰四周,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这种“徘徊”不仅是脚步的停留,更是心灵的驻足,是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回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栖贤寺入万松关过三峡桥

传者不足信,携琴直到山。

虹横三峡水,云锁万松关。

景到个中极,心从静处闲。

湛庵大颠老,聊得共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宿五老峰下山家

南来万里客,此地偶经过。

鸡犬人家少,烟霞古迹多。

青山堪隐逸,白发老耕锄。

每说当年事,春风满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游东林寺登远禅师讲经台览冰壶莲社之地

莲社千年会,冰壶一鉴开。

远公初入定,总老又重来。

鸟向金轮去,云从石塔回。

登临无限意,更上讲经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谒孟子庙

青衫倦游客,过此圣贤居。

战国山河在,成周礼乐殊。

三迁忆慈母,百世重真儒。

稽首崇瞻仰,清风满座隅。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