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浪桃花,禹门三尺平跳过。死生不坐。
变化须归我。山起南云,白雨声相和。还知么。
点点真个。块土何曾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向子諲的《点绛唇·别代香严》,其中蕴含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开篇“春浪桃花,禹门三尺平跳过”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波光粼粼的水面和盛开的桃花,以及那跨越之难以企及的高标准,这里“禹门三尺”可能隐喻着某种精神追求或理想境界。
紧接着,“死生不坐。变化须归我。”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态度的坚定与对自我变迁的主宰意识,表明了他面对生与死、世事变迁时保持独立和自我的立场。
“山起南云,白雨声相和。”这一片段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山起南云”、“白雨声相和”构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还知么。点点真个。块土何曾破。”几句,似乎在询问对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认知,以及对细微之处的真实感受,并强调着“块土”即大地从未被打破,这里可能象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立场。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追求、自我主宰以及坚守信念的深刻思考。
不详
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春蕙秋兰,断崖空谷终难近。何如逸韵。
十里香成阵。倾盖论交,白首情无尽。因君问。
新声玉振。更觉花清润。
无热池南,岁寒亭上开新宴。青山芳甸。
尽入真如观。举酒高歌,人在秋天半。晴空远。
寒江影乱。何处飞来雁。
丹凤飞来,细传日下丝纶语。使君归去。
已近沙堤路。风叶露花,秋意浓如许。江天暮。
离歌轻举。愁满西山雨。
折脚铛中,二时粥饭随缘过。东行西坐。
不识而今我。坏尽田园,终日且婆和。还知么。
锥也无个。肘露衣衫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