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杂咏(其十一)榆川

川中何所有,榆树正扶疏。

日色晚来好,秋阴浓似初。

官閒分子禄,身健课孙书。

更拟门前地,容停驷马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翠湖杂咏(其十一)榆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田园景象。首句“川中何所有”,以问句开篇,引人遐想,暗示了接下来的景色描述将揭示川中的独特之处。接着,“榆树正扶疏”描绘了榆树在川中错落有致、枝叶茂盛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

“日色晚来好,秋阴浓似初”两句,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光线与秋日阴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转换。诗人对这样的景色颇为欣赏,认为傍晚的阳光特别宜人,秋日的阴云也别有一番韵味。

“官閒分子禄,身健课孙书”表达了诗人官场生涯的闲暇时光,他利用这些时间分发俸禄,并教育孙子读书,体现了他对家庭和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两句“更拟门前地,容停驷马车”,诗人想象自己门前的土地足够宽敞,足以容纳四匹马拉的豪华车辆,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地位和声望的隐喻,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田园生活的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川中的自然风光,融入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学,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卷。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翠湖杂咏(其十二)水云亭

养鹤人何在,北园空此亭。

树当原座绿,草傍故阶青。

近水长桥卧,小山怪石层。

好诗吟未就,落日满疏棂。

形式: 五言律诗

翠湖杂咏(其十三)宜晚亭

花草交前院,亭居背夕阳。

晚来宜杖屦,老去可壶觞。

烟合山光紫,霜寒月色黄。

久飞吾亦倦,思与共徜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翠湖杂咏(其十四)归来亭

蚤依翠湖住,晚傍翠湖归。

天地一亭小,功名两鬓稀。

春云鸣社鼓,秋雨暗鱼矶。

俯仰全无事,吾心已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兄鹤洲延绿堂诸公作

亭内幽芳手可拈,亭外绿阴分四檐。

主人出去云在榻,独客行来月满帘。

佳禽四五似相语,小竹二三初放尖。

自古天公惜清况,赏心乐事谁能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