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映江楼潮次黄户部

鱼鳞金甲屯牙帐,翻身却指潮头上。

秋风吹雪下江门,万里琼花捲层浪。

传道吴王度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

今朝筵上看传令,暂放胥涛掣水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渭的《八月十五日映江楼潮次黄户部》描绘了壮观的海潮景象。首句“鱼鳞金甲屯牙帐”以比喻手法,将潮水比作披着鱼鳞铠甲的军队驻扎在牙帐之中,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潮水的威势。次句“翻身却指潮头上”进一步描绘潮水翻涌,仿佛指向天际,显示出其浩渺无垠。

“秋风吹雪下江门”运用了夸张和象征,将潮水比作风雪,暗示其汹涌澎湃,如同冬日的雪崩直泻而下,通过“万里琼花捲层浪”更显其浪花翻滚,如万朵琼花随波逐流,画面壮丽。

接下来的诗句“传道吴王度越时,三千强弩射潮低”则引入历史典故,借吴王阖闾的故事,形容潮水之大,仿佛连强弩都无法抵挡其低落之势。最后,“今朝筵上看传令,暂放胥涛掣水犀”回到现实,表达了观赏者在宴席上目睹此景,下令暂时让潮水退去,仿佛驾驭水中的犀牛,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潮汐现象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描绘了潮水的雄浑壮观,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想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寄吴宣镇

髯公本儒者,而有燕颔姿。

一朝秉元戎,虏马不敢嘶。

赫赫百年内,举筹不数枚。

大易称神武,岂在多伤夷。

明主见万里,何况数驿驰。

白壁本不瑕,青蝇亦何为。

昨闻敕尚方,作貂缀冠禔。

插羽高尺五,庸以华勋题。

愿君秉忠谅,以答鼓鼙思。

形式: 古风

述梦(其一)

伯劳打始开,燕子留不住。

今夕梦中来,何似当初不飞去。怜羁雄,嗤恶侣。

两意茫茫坠晓烟,门外乌啼泪如雨。

形式: 古风

二马行

谁家两奴骑两骢,谁是主人云姓宗。

朝来暮去夹街树,经过烟雾如游龙。

问马何由得如此,淮安大豆清泉水。

胸排两岳横难羁,尾撒圆毬骄欲死。

阳春三月杨柳飞,骑者何人看者稀。

梅花银钉革带肥,京城高帽细褶衣。

马厌豢养人有威,出入顾盼生光辉。

去年防秋古北口,劲风吹马马逆走。

对垒终宵不解鞍,食粟连朝不盈斗。

将军见虏饱掠归,据鞍作势呼贼走。

士卒久矣知此意,打马追奔仅得彀。

天寒马毛腹无矢,饥肠霍霍鸣数里。

不知此处踏香泥,一路春风坐罗绮。

形式: 古风

观猎篇

茅刀割水娇红茜,风偃寒梢卧长堰。

青林疏树隔荒坟,白水茫茫看不见。

将军本是北平豪,记得依稀身姓曹。

怕向扬州作贵客,惯从下泽骤鸣镳。

万里秋郊平似舸,千骑围中一是我。

箭叫饿鸱,龙腾快马。趁鹿逐獐,解绦掣锁。

耳后生风,鼻头出火。自来此州,杀贼不暇。

皂雕气销,韩卢魄堕。昨见儒生,衣长履大。

入揖令公,挥金不谢。抽笔制词,弯弓辄射。

住释挟屠,刳牛食鲊。外枯中腴,无所不可。

促骑请邀,徵徒出野。牵犬莫迟,见兔辄打。

傥遇大兕,一发断髁。为先生寿,引满十斝。

健儿跪领将军言,翻身上马去如烟。

宝刀映日不足数,角巾受风真可怜。

浅草平堤水痕聚,万蹄避水移家去。

沙拥肥螯掠岸飞,丝牵小豸当空乳。

汉将穷追路欲阑,胡家瓯脱避何难。

今朝立马祁连上,不见匈奴一骑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