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中秋

露洗芙蓉弄晚红。和月到帘栊。

去年此夜,今年此夜,一样秋中。

秦淮处处人如玉,箫管咽悲风。

阿谁领略,曲阑双凭,小语初浓。

形式: 词牌: 眼儿媚

鉴赏

这首《眼儿媚·中秋》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美丽景象与情感细腻的氛围。

“露洗芙蓉弄晚红”,开篇以露水洗净的荷花,映衬着傍晚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荷花在露水的洗涤下显得更加鲜艳,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装扮,为这中秋之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和月到帘栊”,接着描述月光与露水相融合,轻轻洒落在窗前,如同银纱般轻柔地覆盖在帘幕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这一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居住环境巧妙结合,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谐。

“去年此夜,今年此夜,一样秋中”,诗人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中秋之夜,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尽管每年的中秋之夜都拥有相似的秋色,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体验却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

“秦淮处处人如玉,箫管咽悲风”,秦淮河畔,人们如同美玉一般,穿着华丽,享受着中秋的盛宴。然而,随着箫声与管乐的响起,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悲凉的气息,可能是对离别、思念或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这一句通过对比人物的华美与音乐的哀伤,展现了中秋之夜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层次。

“阿谁领略,曲阑双凭,小语初浓”,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一对依偎在曲栏旁的情侣,他们低声细语,似乎在分享着彼此的心事或回忆。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温情,让人感受到中秋之夜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展现,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美好时刻。

综上所述,《眼儿媚·中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这首词在表达中秋节日气氛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小饮遂醉

独把金卮。烟轻露重,处处堪诗。

香正勾情,衫才泥腕,是倚楼时。愁人多少相思。

酒醒后、帘吹月丝。钟语初回,笛声又起,幽梦难支。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荷叶杯.多情

自是多情难得。端的。解后在灯前。

一曲相思字字坚。昨梦是双鸳。不住将人低诵。

珍重。但愿镇相随。书窗安镜画修眉。从此不孤飞。

形式: 词牌: 荷叶杯

西江月.醉醒

惆怅梦魂何处,心烟一缕孤行。伴人幽月到疏棂。

照破梦魂清冷。醉也从教便醉,醒来依旧还醒。

枕边诗句阿谁听。月送海棠花影。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阅世说新语

我醉君须且去,人愁我欲言愁。槃间瞿谷舞无休。

不许公荣二斗。北海无尊可满,茅山有泪难收。

输他化蝶老庄周。未醒之时识否。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