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元瑞守绍兴

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

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

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

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

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

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

深衷岂念此,但感别日长。

相彼水中凫,羽翼同翱翔。

风波一失所,望望徒心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与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官职的赞誉和对其为民众谋福利的期待。

首句“朝出承明庐,驾言还故乡”,开篇即点明了人物活动的地点与时间,诗人清晨从官署出发,返回故乡。这里“承明庐”借指官署,体现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紧迫感。

“当门结旌旆,观者倍生光”描绘了友人归乡时的场景,门前旌旗飘扬,围观的人群中溢出自豪与敬仰的目光,渲染了友人归乡的荣耀氛围。

“故人欣再见,眷眷意难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深情,两人之间的情感深厚,难以忘怀。

“举觞承湛露,颂德咏羔羊”通过饮酒赞颂友人的美德,以“羔羊”比喻友人的高尚品德,进一步赞美友人的道德品质。

“周官十二牧,职贡各殊疆”引用古代官制,暗示友人在绍兴的职务重要,管辖范围广阔,职责繁重。

“持子夙夜心,坐致黎庶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日夜操劳,为民众带来安康的期待与赞赏。

“深衷岂念此,但感别日长”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相聚时光短暂的感慨。

“相彼水中凫,羽翼同翱翔。风波一失所,望望徒心伤。”以水中的野鸭比喻友人,即使在动荡的环境中也能相互扶持,但一旦失去依托,只能徒增悲伤。这不仅是对友人处境的担忧,也是对友情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友人归乡、相聚与离别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官职的尊敬,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与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浒西山庄留别康脩撰海

浒西渺何极,乃在南山陲。

太白交参互,雍原相蔽亏。

徽春发膏润,庶品含荣熙。

灵光凝遐瞩,灏景畅玄思。

念子薄时好,怀芬与世遗。

金闺谢时彦,丹壑敛英姿。

大道本昭旷,上圣或居夷。

蹇予重行役,眷彼写襟期。

临觞讵能巳,为情良在斯。

淹淹日复夕,去去从此辞。

一别起万想,孤悰怅中逵。

愿言抗高轨,为国扬令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立秋后一日过兴隆次韵书怀

辞家方首夏,奄忽临秋期。

行役良孔艰,运序一再移。

那能不夙夜,行露多嵚巇。

缅邈亲之庐,阻绝天一涯。

心随落日远,目与飞云驰。

四月乏一书,何以慰遐思。

湖田亦粗给,岁计无厚基。

秋稼傥有穫,尚可丰华滋。

私言秉昭旷,生产非所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梦大复何子

京华一云别,瞥若纷飞翼。

遥遥南中道,念子无消息。

岁徂寒暑变,日落风雨黑。

讵知万里魂,能达君子侧。

篇章烦见示,触目见古色。

浏浏清濑鸣,擢擢朱弦直。

指擿发隽语,要我以终极。

大质多浑成,至宝去雕饰。

晤语忽复竟,惊起谢良德。

音徽犹若闻,转盼已难即。

怅怅牵垂帷,仰睇梁月色。

何由托归鸿,附此长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赠别蒋子云

羁心夜不寐,怀里念前途。

明时悼迁斥,末路纷忧虞。

秋湍积广岸,初曜开晴湖。

诸禽相哀鸣,似亦怜其徒。

弭子南泛楫,为余倾一壶。

壶倾复淹滞,执手野踌躇。

子夙负耿介,怀宝适名都。

摛词悲寡和,守道谢群趋。

忽谏长杨猎,甘伏东市诛。

运违大道隐,事踬神理徂。

皇灵幸回眷,死草气复苏。

已税金陵驾,尚挽幕中符。

官闲足休浣,室迩遂欢愉。

远绩不在小,宁子千金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