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花梵钟声远,莓皋石径微。
山花晴堕几,泉沬冷沾衣。
香阁僧眠稳,悬嵓客到稀。
来游惬清赏,日暮未言归。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鼓山游玩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静谧氛围。首句“花梵钟声远”以梵钟声衬托出山林的宁静,远处的钟声悠扬,仿佛与花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莓皋石径微”描绘了一条隐秘的小径,两旁长满了莓苔,暗示着探索的旅程充满了未知与神秘。
“山花晴堕几,泉沬冷沾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凉爽。山花在晴朗的天空下轻轻飘落,仿佛是大自然的赠礼;而泉水的泡沫则在阳光下闪烁,不经意间沾湿了行人的衣裳,增添了几分清凉与诗意。
“香阁僧眠稳,悬嵓客到稀”则将视角转向了山中的寺庙,僧人安详地睡眠,显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的淡然。而“悬岩客到稀”则暗示了此处的僻静与人迹罕至,更添了几分隐逸之感。
最后,“来游惬清赏,日暮未言归”表达了作者对这次游览的满足与留恋。即使到了日暮时分,仍然不愿离去,可见他对这份清雅之美的深深喜爱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鼓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以及作者在其中感受到的宁静与美好,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不详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石径烟芜绿,行行思转迷。
云深田蛤吠,雨歇竹鸡啼。
流水声锵玉,横桥影卧霓。
欲穷登览兴,残照堕林西。
象宇临幽境,猊峰竦异形。
松云侵榻冷,竹露堕衣青。
唳鹤惊晨鼓,啼莺乱昼铃。
停车问民瘼,凄楚不堪听。
蚤负青云器,才华众所怜。
终童徒有志,贾傅却无年。
宿草迷孤垄,浮埃掩素弦。
凤雏今已长,振羽五云边。
天上三珠树,移栽傍玉墀。
素花晴蔌蔌,翠实暖离离。
不受风埃污,偏承雨露滋。
江梅同气味,调鼎岂终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