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秋天的气息触动了诗人的思绪,很少有人能唱和巴地的歌谣。
我们一同泛舟湖上,如同闲适的旅行者,聚会中充满了思乡之情。
虽然手持白色的推荐信,但诗人已经决定离开官场,回归江湖。
他消失在远方的云雾中,谁不羡慕那自由飞翔的大雁。

注释

秋入诗人意:秋天的氛围触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巴歌和者稀:很少有人能理解或应和来自巴地的歌曲。
泛湖同逸旅:与同伴在湖上漫游,像逍遥的旅客。
吟会是思归:聚会时满是思乡之情,渴望回家。
白简徒推荐:拿着推荐信却无所作为。
沧洲已拂衣:决定辞官归隐江湖。
杳冥云外去:身影消失在遥远的云雾之外。
谁不羡鸿飞:人们都羡慕大雁的自由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名为《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愁和向往自然田园生活的诗篇。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到来时,诗人的心境以及他与朋友共赋咏声的孤独感。秋风送爽,万物凋零,这是最能触动游子心弦的季节。

"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湖上漫游,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享受自然美景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向往和归去的情愫。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 这里写的是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以及诗人即将启程的准备状态。“白简”是古代官员辞职时上呈给皇帝的表文,这里则暗示诗人的离去。

最后两句 "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抒写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走高飞的渴望,以及那种超脱尘世束缚的心境。这里的“鸿飞”是比喻,意味着心灵的解放和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与超脱尘世的情怀,是一首充满了田园诗意韵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寻天台山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

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

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寻白鹤岩张子容隐居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

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

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寻张五回夜园作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寻陈逸人故居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

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

池水犹含墨,风云已落秋。

今宵泉壑里,何处觅藏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