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风并力著寒梅,浅白轻黄一道开。
竹屋西头如有路,扶藜不问主人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风吹拂之下,寒梅绽放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
首句“春风并力著寒梅”,春风合力吹拂着寒冷的梅花,赋予了梅花生机与活力,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这里的“并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春风与寒梅之间的互动,既有力又和谐。
次句“浅白轻黄一道开”,描绘了梅花开放的情景。梅花的颜色由浅白到轻黄,形成了一道美丽的色彩渐变,展现出梅花的娇嫩与美丽。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面,也蕴含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赞叹。
后两句“竹屋西头如有路,扶藜不问主人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与意境。诗人想象着在竹屋的西边,如果有一条小径,他愿意拄着藜杖前来,不问主人是否欢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风与寒梅的互动,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烂红初擘使君盘,走送柴门色未乾。
著意裁诗终不近,遥怜醉眼若为看。
驿骑持书自海旁,开篮剩喜子鱼香。
红螺紫蛤俱羞避,独许渠侬近酒觞。
治声临颍复临川,籍甚临江已预传。
但怪骅骝在泥滓,会看鸿雁撇云天。
杯翻竹叶深留客,浦涨桃花小系船。
别后更谁从此老,频将书尺问沉绵。
不谓张罗地,时能问字过。
欲为衰朽托,将奈别离何。
比岁开三馆,君才中十科。
待平澶卫了,加思颂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