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通过对比“明珠”与“至宝”的价值,以及对“天地勋华”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岳飞(武穆)命运的深沉感慨。诗人以“匹夫犹自爱明珠,至宝谁能忍复予”开篇,用“明珠”比喻岳飞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而“至宝”则象征着国家的重托与期望。然而,诗人接着提出疑问:“天地勋华应几许”,意即岳飞的功绩与才华究竟有多少被世人所认知和珍惜?最后,“误将功业向居胥”一句,暗指岳飞最终因政治斗争而遭遇不公,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封赏,如同功业未竟便走向了居胥山,象征着英雄末路。
整首诗通过对岳飞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命运多舛的同情与惋惜,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批判。诗中运用了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