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魏氏的作品《赠外》。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远方丈夫深沉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不满。
“浮萍依绿水,弱茑寄青松。”开篇便以淡雅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长在水边和树下的柔弱植物图景,通过这种形象来暗示作者自己的柔弱无力。
“与君结大义,移天得所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丈夫之间坚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共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翰林无双鸟,剑水不分龙。谐和类琴瑟,坚固同胶漆。”则通过各种比喻,强调了夫妻间不可分割的情感,如同翰林中的独一无二的鸟儿,剑水中难以区分的龙脉,以及琴瑟和谐、胶漆相合一般。
“义重恩欲深,夷险贵如一。”这两句强调了情义之重要,正如危险时刻中的珍贵团聚一样不可轻视。
随后的几句则描绘出诗人因思念丈夫而导致的身体疲惫和心灵痛苦,以及对远方丈夫解除了束缚后即将启程南行的描述。
“比翼终难遂,衔雌苦未因。”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与丈夫并肩飞翔的无奈和深深的怅惘。
“徒悲枫岸远,空对柳园春。”这里诗人面对着远离家乡的枫树岸边,以及空寂的柳园春色,只能发出无尽的哀愁。
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社会上对于新旧交替和人们追求新的生活态度的描述。诗中也表达了对这种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最后,“所愿好九思,勿令亏百行。”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不希望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中的种种美好都受到损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婚姻生活、个人情感以及社会环境时所表现出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