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人示喜之作(其一)

天恩已自先朝厚,休命还从此日申。

三品从班兼着我,万邦黎献岂无人。

忧时鬓改终谁谅,卫道身微每自珍。

勉率义方图寸补,永怡黄发照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奉和大人示喜之作(其一)》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天恩与朝政的感慨,以及对自身职责与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情感。

首联“天恩已自先朝厚,休命还从此日申。”开篇即表达了对先朝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期待着今日能继续得到上天的眷顾与恩赐。这种对历史与未来的交织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颔联“三品从班兼着我,万邦黎献岂无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朝堂上的地位与角色,虽为三品官员,却深知自己并非孤身一人,而是与众多百姓共同承担着国家的重任。这一联不仅彰显了诗人的谦逊与责任感,也暗示了他对社会整体力量的信任。

颈联“忧时鬓改终谁谅,卫道身微每自珍。”则转入个人层面,表达了诗人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衰老的忧虑与自我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依然坚守信念,维护道义,即使力量微薄,也倍加珍惜自己的精神追求。

尾联“勉率义方图寸补,永怡黄发照青春。”最后,诗人以实际行动回应内心的忧虑与珍视,努力践行正义之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他希望自己的这份坚持能够像青春一样永远充满活力,照亮他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认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大人示喜之作(其二)

山明水莹西冈里,日暖风和久大堂。

老父自应多受福,诸儿都幸略成章。

才惭吏部缨能濯,识可银台佩合扬。

海道书回仍有献,寿筵珠玉烂辉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胡司徒致仕

寿篇恳著留公句,公竟投簪可奈何。

林下清风应更远,镜中疏鬓未全皤。

功成不负官曹重,身退还膺宠命多。

却把钓游寻往迹,携竿重去弄晴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寄银台弟及写怀各一首俱用其采石登高韵(其一)

树色凝寒雁阵横,两回江上送君行。

长年也识沿洄意,流水何如去住情。

将父事谐心最乐,登高诗到语堪惊。

别来还梦金陵否,早晚相亲是友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银台弟及写怀各一首俱用其采石登高韵(其二)

柳暗春城起暮烟,城头残照数峰妍。

欣同道侣寻颜乐,懒听诗翁咏李娟。

蜂蝶有营终自苦,夔蚿何校漫相怜。

素来心事如弦直,得谢浮名更洒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