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费锡琮的《黄河》描绘了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象。首句“灵脉来天上”形象地展现了黄河源自高山之巅的神圣气质,仿佛是天上的神灵赋予的生命之脉。接下来的“浑流昼夜奔”则写出黄河水流的浩荡与不息,无论日夜,奔腾不止。
“纵横穿套口,屈折下龙门”两句描绘了黄河在地势中的曲折行进,穿过了众多峡谷和隘口,特别是著名的龙门瀑布,象征着黄河的勇猛与力量。诗人通过这些地理特征,传达出黄河的雄浑气势。
“地入荥阴断,山临华岳尊”进一步强调黄河的地理地位,它穿过的荥阳地区(今河南境内)和华山的崇高品质,显示出黄河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性和尊贵。
最后,“何须逢汉使,便拟溯昆仑”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源头的向往,认为无需等待汉使的探寻,黄河的源头就如溯流而上直达昆仑山一般,充满了神秘和壮志。整首诗以黄河为载体,寓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赞美了黄河的雄浑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