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留别诸丈

不缘多病壮心消,敢向清时远市朝。

三殿恩华淹日月,十年归梦落渔樵。

宫云欲散飘衫袖,别酒初醒见柳条。

最是河梁分手地,桃花潭水碧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都门留别诸丈》,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京城,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首联“不缘多病壮心消,敢向清时远市朝。”开篇即道出诗人并非因身体多病而消沉,而是不愿在清明的时代远离繁华的都市与朝廷。这里既有对官场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颔联“三殿恩华淹日月,十年归梦落渔樵。”描述了诗人身处高位,享受着朝廷的恩泽,但心中却常怀归隐之心,梦想着在渔夫和樵夫的生活里度过平静的十年。这既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官场的逃避。

颈联“宫云欲散飘衫袖,别酒初醒见柳条。”写出了离别时的情景。宫廷的云雾似乎在诗人即将离开之际逐渐散去,洒落在他的衣袖上;而与友人的离别宴席上,酒醒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边的柳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迷茫。

尾联“最是河梁分手地,桃花潭水碧迢迢。”点明了离别之地,河梁(桥)成为了两人分别的地点。桃花潭水碧绿深远,象征着离别的距离之长,情感之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官场与隐逸生活态度的矛盾,以及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送别诗。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潞河寄都下旧游

承恩霄汉苦思归,祗忆深山长蕨薇。

去汉梁鸿藏姓字,还邛司马借恩辉。

身轻已觉愁颜改,战胜应看病骨肥。

回首金闺多旧好,别时情思各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嘉靖壬戌从三兄无择下第同归有过桃花口诗至万历已夘请告南还复过此地咏兄旧句怅然有感用韵追和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

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

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

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除夕呈二兄

乡闾风土弟兄居,冉冉年光岁又除。

胜里金花聊共赏,尊中柏叶肯教虚。

居邻碧海三山路,交绝长安七贵书。

犹有谢家辞翰在,春山游眺许谁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庚辰元旦试笔

箫鼓初阑旭日开,小庭春色欲重来。

灵符旧箧金闺赐,宝胜新妆玉剪裁。

欢洽儿童随笑语,恩深禁阙忆趋陪。

谁将柏叶调仙酒,为荐君王万寿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