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三)

从来教养政兼施,风俗还须士气维。

敢以咨诹虚使节,惭无化导忝人师。

林繁夏荫原因地,花借春阴要及时。

我已辛勤同刻楮,培根终赖露华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岁科试竣,将入京有作(其三)》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出对教育与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首联“从来教养政兼施,风俗还须士气维。”开篇即点明了教育与政治治理、社会风气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士人的道德风范在维护良好社会风尚中的重要性。

颔联“敢以咨诹虚使节,惭无化导忝人师。”诗人自谦地表示不敢轻易咨询他人,同时表达了自己作为教师的愧疚感,认为自己在教化引导方面做得不够好。

颈联“林繁夏荫原因地,花借春阴要及时。”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林木茂盛、夏日浓荫是因大地滋养所致,花朵借春日之阴才能适时绽放,形象地说明了环境与条件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性。

尾联“我已辛勤同刻楮,培根终赖露华滋。”诗人以自己的辛勤工作类比刻楮(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竹简),强调了培养人才如同培育树根,需要耐心和时间,最终希望在教育的滋润下,人才能够茁壮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风气改善的热切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我反省和对教师职责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舒自庵刺史由德州荐升江南郡守(其一)

齐鲁循良属二州,碑从众口播庚邮。

廿年作吏仍儒者,几处逢人说故侯。

鹗荐秋高天鉴近,凤纶日下帝恩稠。

江南好景知无限,一路风声溯上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舒自庵刺史由德州荐升江南郡守(其二)

晚节秋清月满襟,老成器识转深沉。

一腔独抱祥和气,双鬓谁知抚字心。

水向大江才是润,云从东岱始为霖。

祝君事业符声望,藉慰苍生慰士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徐云门明府《双闸安流册》

欲将水利佐民田,谁向颓流讲泄宣。

一命存心能济物,三农托业在防川。

新畴夏雨潜归壑,比屋秋晴曲引泉。

从此沙堤思白傅,百年余泽溯河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题《双歧献瑞册》

嘉禾秀麦溯从来,要是和风善气催。

人事可凭原及物,天心所笃本因材。

满酬循吏栽花愿,独愧词臣作颂才。

记得青齐曾纪瑞,一时金粟向秋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