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瓜步渡江望金焦

岁云暮矣,叹吾生长是征途碌碌。

一片风沙迷望眼,到此山青水绿。

竞上扁舟,直呼渔父。共挂轻帆幅。

东南风利,船头吹动豪竹。

最是鼓柁江流,对茫茫巨浪,愁深忧续。

此去新亭三百里,谁任神州沈陆。

左揖焦光,右招郭璞,恰似东西屋。

中流闻笛,山头群马新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瓜步渡江望金焦》描绘了诗人渡江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情感的复杂交织。开篇“岁云暮矣”四字,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岁月流逝、时光匆匆的感慨。接着“叹吾生长是征途碌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奔波劳碌的自省与感叹。

“一片风沙迷望眼,到此山青水绿”两句,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描绘了从风沙弥漫到眼前山清水秀的转变,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活境遇变化的感慨。

“竞上扁舟,直呼渔父。共挂轻帆幅”三句,通过与渔父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

“东南风利,船头吹动豪竹”描绘了航行中的景象,豪竹之声在风中飘荡,既增添了旅途的豪情,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激昂与不屈。

“最是鼓柁江流,对茫茫巨浪,愁深忧续”则将笔触转向对未来的忧虑与担忧,面对汹涌的江流和未知的前路,诗人的情感变得沉重而复杂。

“此去新亭三百里,谁任神州沈陆”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左揖焦光,右招郭璞,恰似东西屋”运用古代神话人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与力量的渴望。

“中流闻笛,山头群马新牧”结尾处,笛声悠扬,山间马儿悠闲地吃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似乎预示着尽管前路艰难,但总有希望与美好等待着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历史、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收录诗词(1)

吴逢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绳圃兄旧居

竹篱花径小山幽。碧云浮。淡烟收。

犹记当年、歌喉每临流。

芳草无心随处绿,人去也,恨悠悠。

飞来粉蝶弄春柔。漫凝眸。上心头。

惆怅今番、不似旧时游。

人世茫茫浑是梦,聊一枕,学庄周。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柳梢青.自题静香楼

月射西窗,曾从谢朓,许我轻狂。

墙角梅花,床头玉笛,都不寻常。

豁然长啸何妨,一望去,烟云渺茫。

白雪胸襟,黄金意气,做了荒唐。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摸鱼儿.尊

趁西风,芰荷斜卷,冰丝晴漾清影。

吴中昨夜人初到,传到碧芽如莹。凄凉性。

爱一缕纤纤,乍渍霜痕净。烟浮半顷。

怅滋味家常,乡园梦隔,季子唤归艇。

芳洲畔,一样波明似镜。孤怀千里重醒。

鲈腮剖罢羹调美,又是豉盐香凝。江湖竞。

叹玉筋愁多,酪乳难争胜。凭栏暗省。

有几树丹枫,两行新雁,来与写秋兴。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临江仙

两住西园都作客,主人暂借娇娃。

莫嫌篱畔少黄花。香腮微晕,红露湿天葩。

自古钟情推我辈,忍教闲却檀牙。

酒阑歌罢月痕斜。温柔乡里,须认是卿家。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