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深夜槐风析酲惺。露荷凉气满西庭。
凭栏小语花梢月,缓步偷拈石上萤。
秋意早,暑衣轻。殢人索酒复同倾。
大家沈醉还高枕,一任西楼报五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宴饮的画面,诗人在凉爽的秋风中,与朋友畅饮赏月,享受着自然之美和酒精的陶醉。
"深夜槐风析酲惺"一句,设定了诗歌的情境,深夜时分,槐树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安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露荷凉气满西庭"则描绘了一幅秋天庭院中的景象,露水积聚在荷叶上,带来一种清凉之感。
接下来的"凭栏小语花梢月,缓步偷拈石上萤"两句,更深入地展现了诗人的情境。他倚靠在栏杆上,与花朵相伴,与明月为邻,同时又悠然自得地走着,偶尔捡起地上的萤火虫。这不仅是对夜晚美好景致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秋意早,暑衣轻。殢人索酒复同倾"表达了秋天来临,炎热渐减,穿着也变得轻薄,朋友们又开始寻酒共饮,这种场景既有季节感,又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大家沈醉还高枕,一任西楼报五更"则是宴会结束后诗人的状态。尽管大伙儿都沉浸在醉意之中,诗人却依旧保持着悠闲的姿态,对外界的喧嚣不以为然,即使西楼上的钟声已经敲响了深夜的五更(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五更即是最后一个时段,大约相当于现代时间的凌晨三点到五点),诗人也毫不在意,只想继续享受这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宴会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他那份超脱世俗的闲适情怀。
不详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江上何人一笛横。倚楼吹得月华生。
寒风堕指倾三弄,小市收灯欲二更。
持蟹股,破霜橙。玉人水调品秦筝。
细看桃李春时面,共尽玻璃酒一觥。
曾醉扬州十里楼。竹西歌吹至今愁。
燕衔柳絮春心远,鱼入晴江水自流。
情渺渺,梦悠悠。重寻罗带认银钩。
挂帆欲伴渔人去,只恐桃花误客舟。
微点胭脂晕泪痕。更衣整鬓立黄昏。
春风搅树花如雨,夕霭迷空燕趁门。
题往事,锦回纹。春心无定似行云。
深屏绣幌空愁独,明月梨花殢一尊。
梦里相逢不记时。断肠多在杏花西。
微开笑语兜鞋急,远有灯光掠鬓迟。
辞永夜,失深期。一枝黄菊对伤悲。
夜凉窗外闻裁剪,应熨沈香制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