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憃,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崙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形式: 古风

翻译

古代的历史书籍散落在两侧,诗书则放在前面。
这难道不像蛀书虫,生死都与文字相连。
古老的智慧自以为愚钝,古老的言语深奥难解。
现在与古代截然不同,谁能共享这份喜悦呢。
独自带着无言的朋友,一同攀登昆仑之巅。
长风吹动衣襟,我们乘风直上高空。
俯瞰大禹划分的九州,一切尽在眼前如尘埃般微小。
游玩的时间看似短暂,其实已历经亿万年。
曾经的夸耀者,如今坟墓累累,无人再登峰顶。
遗憾的是,怀抱的知识未能分辨黑白。
悲愤之情油然而生,泪水如同九条河流翻涌。
那些指点和告诫的话语,虽然曾真实存在,如今又有谁记得。
飘然离开人间,披头散发骑着麒麟,踏上荒野之旅。

注释

古史:古代的历史。
诗书:书籍,这里特指诗经和尚书。
蠹书虫:比喻沉迷于书籍的人。
生死:指人的生存和死亡。
愚憃:愚昧无知。
昆崙颠:昆仑山的山顶。
豪端:极小的地方,形容微不足道。
夸夺子:夸耀者,自以为是的人。
万坟:众多的坟墓,象征逝去的时代。
白黑:比喻是非、对错。
翩然:轻盈的样子,形容离去的姿态。
大荒:古代对远方或未知世界的称呼。
被发:披头散发,古代表示放纵不羁或哀悼。
骐驎: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尊贵和勇猛。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古史和诗书的反复咏叹,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诗中“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些只知埋首于书籍之中的学者缺乏生命力和时代精神的批评。而“古道自愚憃,古言自包缠”则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在诗的后半部分,“独携无言子,共升昆崙颠。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中的某些理想和向往。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辽阔,充满了对历史深远的思索和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韩愈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对于传统与现代、个人生命价值与文化使命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首(其一)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

得时能几时,与汝恣啖咋。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杂诗四首(其二)

鹊鸣声楂楂,乌噪声擭擭。

争斗庭宇间,持身博弹射。

黄鹄能忍饥,两翅久不擘。

苍苍云海路,岁晚将无获。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三)

截橑为欂栌,斲楹以为椽。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

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

解辔弃骐骥,蹇驴鞭使前。

昆崙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诗四首(其四)

雀鸣朝营食,鸠鸣暮觅群。

独有知时鹤,虽鸣不缘身。

喑蝉终不鸣,有抱不列陈。

蛙黾鸣无谓,閤閤祗乱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