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次陈士英韵

蛰雷震起鳞甲龙,一飞直上徂徕峰。

不入云霄入屏障,意正妙绝非凡松。

金壶墨乾泣老兔,苍翠错教分淡浓。

世称梁栋籍广庇,覆盖岂惟清庙镛。

秦王褒赠自往昔,千古大夫超俗容。

梦去已无丁固兆,抚来欲继陶潜踪。

坚贞蝼蚁讵敢穴,岁寒历尽苔花封。

茯苓琥珀根下取,服食延生心愿从。

太丘题咏拟珠玉,险韵笑赓宁愧侬。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画松次陈士英韵》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画卷。诗中以“蛰雷震起鳞甲龙”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画家笔下的生动与威严,仿佛雷声震动,鳞片般的松针跃然纸上,展现出松树的雄伟气势。

接着,“一飞直上徂徕峰”一句,将松树的高耸与山峰相联系,暗示了松树的坚韧与不屈。而“不入云霄入屏障”则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挺拔与守护的力量,它虽未达到云霄之巅,却如同屏障一般守护着大地。

“金壶墨乾泣老兔,苍翠错教分淡浓”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金壶中的墨水比作哭泣的老兔,生动地表现了画家对色彩的精细把握和情感的投入。苍翠的松色在画家的笔下被巧妙地调配出深浅不同的层次,展现了松树的生机与活力。

“世称梁栋籍广庇,覆盖岂惟清庙镛”则赞美了松树的实用价值与精神象征,不仅能够遮风挡雨,还寓意着稳固与庇护,如同古代建筑中的梁柱与庙宇中的大钟一样重要。

接下来,“秦王褒赠自往昔,千古大夫超俗容”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松树高尚品质的敬仰,如同古代帝王对松树的赞誉,松树成为了超越世俗的象征。

“梦去已无丁固兆,抚来欲继陶潜踪”则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希望像古人一样,通过亲近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坚贞蝼蚁讵敢穴,岁寒历尽苔花封”强调了松树的坚韧与耐寒,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其本色,不为外界所动摇。

最后,“茯苓琥珀根下取,服食延生心愿从”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药用价值的欣赏,以及希望通过服用松树的产物来延长生命、追求长寿的愿望。

“太丘题咏拟珠玉,险韵笑赓宁愧侬”则是对前人的诗歌作品的致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创作时的自信与乐观态度,认为即使是险峻的韵律,也能轻松应对,不感到羞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坚韧、高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张澹庵宗理

君家远祖封留侯,赤松有道曾从游。

神仙一得遂高举,乌兔来往三千秋。

东吴衍派见孙子,古心古貌追前脩。

庵居小结趣雅淡,荣辱两忘无外求。

吴天万里照南极,蒖草丁叶庭前抽。

蟠桃开宴庆初度,□节翠旗来十洲。

辟尘有迟辟寒玉,光彩绚□珊瑚钩。

别有仙翁□白兔,不惟老子骑青牛。

金盘献果服饵后,稳驾玄鹤骖苍虬。

青松化石石不烂,沧海生尘尘自浮。

麻姑订约几时到,分付老人重下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诗号梅坞

具区山水神仙所,缥缈峰前种梅坞。

南丹老人真伟人,烱烱方瞳貌奇古。

千钟厚禄心不慕,月向东华踏尘土。

暗香深处捲帘拢,白云堆里开门户。

过庭诗礼有三子,玉色凤鹞九色羽。

旨甘奉养能无违,日著莱衣上堂舞。

孤南星现遇华诞,仙乐铿锵间鼍鼓。

银瓮方倾曲米春,金盘正进麒麟脯。

玉津细永喜鲜嫩,世上侯鲭俱不数。

青鸟传书入玳筵,又报瑶池来阿母。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题周景玉杏林思□卷

匡庐山下春风动,杏树成林誇董奉。

吴门杏树异匡山,白发仙人手亲种。

仙人自是濂溪孙,皎皎清心玉壶冻。

红尘车马不追逐,只把诗书日歌诵。

每逢二月花盛时,携酒游观步频纵。

绛雪香中或醉眠,一朝遽作邯郸梦。

仙人有子能跨灶,自睹遗芳独哀痛。

星霜回首几清日,况复羲车急奔送。

栖迟未作千里驹,老大空为九苞凤。

至今抚事即凄然,那得承欢开蚁瓮。

深恩罔极宁可报,求赋诗章亦何用。

白□虽废已多年,共教相传最为重。

因君起我孝思情,掩卷悲伤一长恸。

形式: 古风

天顺改元诗和陈士英韵

东风淡荡吹纬萧,轻煖迎簇□□朝。

草堂无人慰岑寂,坐看碧云横九霄。

玉京使者乘传至,金鸡放赦天恩饶。

黄童白叟尽欢贺,官路蹴踏重尘飘。

郡城文武走迎候,宝鞍金勒青骢骄。

圣明天子再当朝,图治垂衣犹舜尧。

万亿黔黎歌颂作,百二山河氛祲销。

将军武勇烽火息,宰相燮理阴阳调。

从兹林野无遗贤,桂花浪笑淮山招。

嗟余年老何足云,但好赋诗诗满瓢。

笔耕虽微可糊口,经营抵用谋渔樵。

藏脩有意在守拙,避俗无心为解嘲。

百年身享太平世,古道可行谁谓遥。

此乡盘薄总乐土,于壤试和康衢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