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庄道中口号(其五)

撑起幽窗对绿漪,波光树色两迷离。

筑楼恰好山环水,作记难传喜与悲。

欸乃声高知艇过,□□□□□□□。

溪山似此真清福,何必乘槎再访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庄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首句“撑起幽窗对绿漪”,以“幽窗”为视角,透过窗户看到窗外一片绿色的涟漪,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接着,“波光树色两迷离”一句,将波光粼粼的水面与远处树木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筑楼恰好山环水”一句,诗人想象自己在山环水绕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小楼,这种理想化的场景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然而,“作记难传喜与悲”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表达了诗人试图捕捉和记录这份喜悦与美好,却难以完全传达其中复杂情感的无奈。

接下来,“欸乃声高知艇过”一句,通过远处划船的声音,巧妙地引出了行舟过境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这里的“欸乃”之声,既是对过往船只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投射,或许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

最后一句“溪山似此真清福,何必乘槎再访奇”,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眼前这样的溪山美景就是真正的幸福,无需再去寻找其他奇异之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当前自然美景的极度赞赏,也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庄道中的所见所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遣悲怀(其二)

謦欬似闻声,依稀梦不明。

肺肝思可见,面目画难成。

戚族称贤妇,碑铭仗友生。

山邱悲寂寞,拭泪望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悲怀(其三)

谆嘱弥留际,遗赀纳小星。

恐郎身复病,累妾目难瞑。

怕过伤心地,为延得道僧。

营斋发宏愿,绣佛写金经。

形式: 五言律诗

遣悲怀(其四)

永诀似先知,亲朋一一辞。

檀郎交慧婢,寡嫂托娇儿。

体弱休贪酒,时衰合废诗。

伤情荀奉倩,那不倍凄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遣悲怀(其五)

枉作儒家妇,诔词愧少文。

有知应鉴我,何事不思君。

儿女遗婚嫁,姑嫜奉晓昏。

承欢翻羡汝,怅望海东云。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