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姚砺圃徵士

听断莲塘夜雨声,归迟只为啖虚名。

才华见许卢思道,规矩难绳祢正平。

珠帕簪花三馆梦,锦衣泣月十年情。

洞庭叶落秋将老,渺渺愁予与目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怀姚砺圃徵士》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听断莲塘夜雨声,归迟只为啖虚名”,以夜晚雨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倾听雨声中思考,为何归期如此迟缓,原来是为了追求虚名。这里既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也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颔联“才华见许卢思道,规矩难绳祢正平”,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卢思道和祢正平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卢思道以其才华受到认可,而祢正平则因坚守原则而闻名。这两句诗对比了才华与原则的重要性,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准则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颈联“珠帕簪花三馆梦,锦衣泣月十年情”,运用了珠帕、簪花、三馆、锦衣、泣月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珠帕和簪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三馆可能指代学习或学术的场所,锦衣和泣月则分别代表了富贵与哀伤。这一联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尾联“洞庭叶落秋将老,渺渺愁予与目成”,以洞庭湖的落叶和秋天的即将来临作为背景,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哀愁,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岁月的忧虑。与目成,即目光相接,象征着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3)

严遂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 字:崧占(一作崧瞻)
  • 号:海珊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724

相关古诗词

怀水西庄主人查心谷

水谓当今见此才,玉山歌酒好追陪。

清言都自空虚得,胜事偏从患难来。

人借一花为寝馈,地因近海有楼台。

梦游我挟飞仙羽,昨夜水西庄上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恽薵平画秋荷

残红败绿化为烟,一柱亭亭立鹭拳。

三十六陂秋水梦,恍疑撑出撅头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马文毅公汇草辩疑书后

入狱集少陵,手书诗二百。

从容赴柴市,千秋吊信国。

马公旷代起,蒙难究心画。

疑辩信乃坚,守臣当死职。

引脰绝粒时,荟萃十二册。

异同析秋毫,一字一笺释。

侍姬亦妩媚,楷法泪痕积。

阖门无吹火,磷青鬼其宅。

遗书谁护持,装池述祖德。

幽囚缅四载,展卷我心恻。

此笔如卓笏,生击朱泚贼。

此墨尚流血,湿溅嵇绍轼。

同时范忠贞,淋漓炭画壁。

闽粤遥相望,对勒平原石。

形式: 古风

胡泰舒银台归自蜀述西师始末(其一)

一丸泥塞大金川,负固凭陵已二年。

绝壁跨空横铁索,危江剪溜泛皮船。

楼盘雕势梯难上,箭作鸱声甲易穿。

薄险王师身手健,拍张都是肉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