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渥丹容貌著霓裾,何事僧轩祇一株。
应是吴宫歌舞罢,西施因醉误施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牡丹花的精美描述,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和对历史繁华场景的回味。开篇"渥丹容貌著霓裾"一句,以"渥"字形容牡丹的鲜艳与饱满,其色彩如同轻纱般柔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接着"何事僧轩祇一株"一句,则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株独特牡丹的珍贵和不可替代。这里的"僧轩"二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一物的禅意,诗人似乎在赞叹这花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如同禅者一般,只关注自身的修养,不随波逐流。
第三句"应是吴宫歌舞罢"则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历史的长河,想象着古代吴地的宫廷中,一场盛大的宴席或歌舞结束的情景。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美丽与繁华。
最后一句"西施因醉误施朱"则以历史上的美女西施为喻,形容牡丹之红艳如同醉酒后的西施不慎将朱砂涂抹在脸上,增添了一份无意间的妩媚。这里的"误施朱"既强调了牡丹色彩的深沉,也传递出一种自然而然、不加雕饰的美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绿池绕径几千栽,准拟登高泛酒杯。
未到重阳归阙去,金英寂寞为谁开。
三月降霜花木死,九秋飞雪麦禾灾。
虫蝗水旱霖淫雨,尽逐商山副使来。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杨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四冢累累岂是仙,避秦安汉道空全。
紫芝探处应辛苦,何似腰金食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