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闺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远行的人前往轮台,深闺中静寂无人开。
书信如同秋天的大雁已断绝,纺织机声夜里只有蟋蟀在催促。
清风穿过空荡的帷幔吹动树叶,寂静的台阶上露水打湿了青苔。
我独自怜惜自己的愁思身影,常常与月光相伴徘徊。

注释

征客:远行的人。
轮台:古代边塞之地。
幽闺:深宅中的内室。
寂不开:静寂无人。
音书:书信。
秋雁:秋天南飞的大雁,古人常用以传书。
机杼:织布机。
蛩:蟋蟀。
虚幌:空荡的帷幔。
闲阶:安静的台阶。
露湿苔:露水打湿了青苔。
愁思:忧愁思绪。
月裴回:月亮在天空中徘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里幽静的庭院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情怀。诗中的“征客向轮台”开篇见端,透露出一种期待与等待的情感,但紧接着“幽闺寂不开”,则是现实中孤独无伴的写照,形成鲜明对比。

“音书秋雁断”和“机杼夜蛩催”两句,从听觉上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寂感。秋天的雁过境之声,往往引起人们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而“音书”一词则暗示着这份思念是通过书信传达的;至于“机杼夜蛩催”,则是在描述诗人在夜深时分仍然不能入眠,只能听着织布声和蟋蟀鸣叫声。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两句,则是对庭院中自然景象的描写。秋风轻拂,树叶摇曳,而空旷无人的台阶上,却是露水沾湿了苔藓,这些细节都在强化诗中的寂静氛围。

最后两句,“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则是诗人对自己心境的总结。月亮作为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自己的愁思与月光相联系,形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秋景的刻画,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孤独感和淡淡的哀愁。

收录诗词(29)

郑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 字:文靖
  • 籍贯:河北沧县(属沧州)
  • 生卒年:?- 710

相关古诗词

胡笳曲

汉将留边朔,遥遥岁序深。

谁堪牧马思,正是胡笳吟。

曲断关山月,声悲雨雪阴。

传书问苏武,陵也独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铜雀妓

日斜漳浦望,风起邺台寒。

玉座平生晚,金尊妓吹阑。

舞馀依帐泣,歌罢向陵看。

萧索松风暮,愁烟入井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同韦舍人早朝

瑞阙龙居峻,宸庭凤掖深。

才良寄天綍,趋拜侣朝簪。

飞马看来影,喧车识驻音。

重轩轻雾入,洞户落花侵。

闻有题新翰,依然想旧林。

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