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

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

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

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

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

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

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

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

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

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

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芳草吟送李茂容归莆》是明代诗人黄仲昭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

首句“都门积雨晴,芳草增新翠”,描绘了送别场景的背景,雨后的京城,阳光初照,使得原本就生机勃勃的芳草更加绿意盎然。这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岐路送君行,感之发长喟”两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主题,诗人站在歧路上,目送友人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感慨,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这里运用了典型的送别诗手法,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情感。

接下来,“与君客京华,芳草几荣瘁。草色自年年,王孙归未遂”四句,诗人回忆与友人在京城共度的时光,感叹岁月流转,芳草荣枯,而友人的归期却遥遥无期。这种对时间流逝和相聚不易的感慨,加深了离别的哀愁。

“高堂伤别离,昕夕几行泪。客心自凄然,况与芳草对”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分别后家中的情景和诗人内心的孤独。高堂之上,父母因儿子的离去而悲伤,日复一日,泪水流淌。诗人自己也因离别而心情凄凉,更是在与芳草相对时,感受到了更深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君今别我去,所恨不同队。安能若芳草,处处随君骑。凭君向高堂,寄声一相慰。游子倦风尘,久动乡关思。早晚谢簪缨,归卧云中寺。众草歇芳时,行人会当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期待。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归来,结束在外的漂泊,回到家乡,过上宁静的生活。同时,诗人也以芳草为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像芳草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照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筹亭为高都宪赋

古有张子房,亦有赵充国。

一则筹庙堂,一则筹边域。

公才今罕伦,直与古人匹。

蠢彼狐鼠辈,出没长江侧。

杀人以横行,终岁为民贼。

公名简帝心,爰命往诛殛。

孤舟时泛泛,来往凌空碧。

幽亭构舟上,轩敞含虚白。

因以筹为名,于焉励所职。

荡涤狼烟清,指顾鲸波息。

干将斫朝菌,曾不劳馀力。

圣皇图致治,日昃不遑食。

烦公运一筹,俾复唐虞日。

咄哉兹小丑,何足劳区画。

形式: 古风

送孔詹事考绩之京

宣尼德泽长,直与乾坤并。

委祉及云仍,贤哲相辉映。

君生千载后,亦复钟其庆。

黄甲蜚英声,青琐司谏诤。

春宫资赞翼,启沃摅忠荩。

棘署佐祥刑,庶狱称明慎。

宸衷犹简念,家学承先圣。

宠擢侍经筵,眷遇日弥盛。

君心益感激,朝夕图报称。

批鳞发谠言,誓将禆圣政。

圣明天地量,讵肯遗忠正。

为念汉阳民,连岁遭饥馑。

遂命汲长孺,卧治苏民病。

一朝怀旧弼,旋复锡恩命。

重拜旧时官,来览金陵胜。

人生若浮萍,聚散嗟无定。

昨日幸相逢,诗酒发佳兴。

今朝复分手,奏绩重趋觐。

九重图治勤,寤寐思英俊。

定见沐殊恩,金瓯覆名姓。

努力效嘉猷,致君迈尧舜。

形式: 古风

效古十九首(其一)

握手与君别,万里从此辞。

悠悠道路长,恻恻中心悲。

白日西山没,流水东海驰。

东西各异势,会合良难期。

明月有时缺,思君长不绝。

茫茫春雪深,道路没归辙。

驱驰力已疲,憔悴发已白。

君心但自保,岂敢怨离别。

形式: 古风

效古十九首(其二)

浮萍逐水流,落絮随风起。

青楼有佳人,自矜容色美。

瑶筝弄玉纤,清歌呈皓齿。

坚贞不自持,托身游侠子。

一朝遭弃捐,飘飘无定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