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

泾水为渠食万口,一石论功泥数斗。

嗟泾独不似渭闲,安流赴海又西还。

天下楩楠尽隆栋,何如栎社不材间。

无能饱食犹天上,巧智忧劳缘利赏。

我无懋功突厥名,横身为国作长城。

又非石堡将军勍,带刀夺取紫袍荣。

世上此身愚莫比,雾縠翻惭汉童子。

壮心虽欲强自挽,凫足元悭续非喜。

君不见西京对策济时难,羞死王嫱马上弹。

时平鸟雀须食尔,鸿羽可用高难攀。

从今识路窘捷径,求我莫傍终南山。

形式: 古风

翻译

泾水如同大渠滋养万人,一石的功劳换得数斗泥沙。
唉,泾水为何不像渭水悠闲,本应流向大海却偏西回转。
天下的珍贵木材都被选作栋梁,哪里比得过栎社树的无用却安然。
即使无能也能饱食如天,只因聪明才智与利益相连。
我没有突厥人的赫赫战功,却以身躯守护国家,像长城般屹立。
我不是坚不可摧的石堡将军,没有佩刀夺取紫袍的荣耀。
世间无人能及我的愚蠢,连汉代童子的轻纱都让我自愧。
壮志虽在,却无法挽回衰败,如同野鸭的短足难以攀高。
你看那西京对策,如何解救时局艰难,王昭君马上的羞辱令人难忘。
和平时期,鸟雀尚需食物,但鸿鹄之志难以轻易实现。
今后你若寻求捷径,请勿靠近终南山的隐逸之地。

注释

泾水:指泾河。
渠:渠道,比喻大规模的供给。
论功:计算功劳。
渭闲:渭水的平静悠闲。
赴海:流向大海。
西还:向西返回。
楩楠:优质木材。
隆栋:重要的栋梁。
栎社:无用的橡树,常用于祭祀。
饱食:丰衣足食。
天上: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待遇。
懋功:显著的功绩。
突厥:古代北方民族。
长城:比喻防御工事。
石堡将军:坚固的城堡守将。
紫袍:古代官员的官服。
雾縠:形容轻薄的丝绸。
惭:感到惭愧。
凫足:野鸭的脚。
元:本来。
悭:吝啬。
西京:长安。
对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
济时难:解决时局困难。
王嫱:王昭君。
马上弹:指王昭君出塞时的悲剧。
鸿羽:鸿雁的羽毛。
攀:攀登。
终南山:中国著名的山脉,象征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复用前韵遣怀呈鲁直唐公成季明略》。诗人以泾水和渭水的对比开篇,描绘了泾水虽然灌溉众多,但其泥沙多而功效有限,反衬出渭水的平静与目标明确。接着,诗人感慨人才的选拔,指出像楩楠这样的栋梁之材不如那些看似无能实则忠诚的人,他们甘愿为国效力,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利。

诗人自比为无能饱食的天空之鸟,虽然平凡,却坚守职责,不愿追求个人的荣华。他强调自己并非英勇的将领,而是如同长城般默默守护国家。然而,他也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无法像童子那样轻松应对世事,也无法像鸿鹄那样高飞。他以汉代童子和王昭君的典故,表达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最后,诗人以“时平鸟雀须食尔”暗示在和平时期,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他选择了一条看似艰难但却坚定的道路,告诫朋友不要轻易放弃,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径,远离终南山的隐逸生活。

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个人选择的坚持,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行乐曾闻戒迟暮,人生波上飞凫聚。

兰亭往事如过雨,山阴脩竹空千古。

陈侯挥翰少年时,三赋声名动人主。

可是高才弃绳矩,自然采绣非针缕。

五十天南把一麾,犹得无襦歌叔度。

邂逅西城筑冶墟,王官继日车连户。

自言春晚洞庭归,日落江南得佳句。

倾盖何妨许如故,执鞭况是平生慕。

但忧笔陈困攻坚,傥许寻盟解围去。

形式: 古风

复答唐公并呈鲁直成季明略

穷邦无以糊吾口,岁岁荒山收橡斗。

商歌白石不胜寒,非为荆州三往还。

天下无人知我意,得君相合一言间。

三书丞相何烦上,再见客卿宁用赏。

愿闻关中季布名,何得此声梁楚城。

论心四子谁许我,百金一诺兹为荣。

唐公才非今世士,不见圣人见君子。

我今正似逃虚空,闻人跫然已心喜。

君不见玉川月蚀诗律难,不独虾蟆遭骂弹。

凭陵百怪付公等,青天蜀道宁容攀。

它时邹湛名亦好,常在我知因岘山。

形式: 古风

春雪监中即事二首(其一)

愁云欲雪纷来族,微霰铮鏦先入竹。

舞空蛱蝶殊未下,迸瓦明珠正相逐。

仆夫无事困薪苏,乌鸟不鸣依室屋。

肺病恶寒望劝酬,桔梗作汤良可沃。

形式: 古风

春雪监中即事二首(其二)

白云自非桃李族,阳春且止听黄竹。

江风吹苇暗天地,鸥鸟纷纷起追逐。

请看万瓦变璠玙,平日尘寰无此屋。

闲居幽事亦堪论,小径苗生土增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