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愁思画面。"怨缕圈花罥井梧",开篇便传达出女子内心的幽怨,如同丝线缠绕在花朵和井边的梧桐上,暗示着她的思绪纷乱复杂。"花须细、苔脚愁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寂寥与女子心境的凄凉,花蕊上的露珠仿佛带着她的愁绪,连苔藓都似乎因她的忧郁而显得更加哀伤。
"梦回青鬓事模胡",写女子从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容颜憔悴,青春不再,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失落。"还刷凤翎无"借凤翎的比喻,表达她试图整理紊乱心情的努力,却无法抹去深深的哀愁。
"如海春愁在,销沉尽、兔死生乌",将愁绪比作浩渺的大海,形象地展现其深沉且无法排解。这里运用了兔死乌鸣的典故,寓言女子的青春逝去,如同兔子死去,乌鸦的叫声也失去了往日的欢快,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孤独。
最后两句"春人休怨镜鸾孤,红靥为谁敷",女子劝慰自己不必再怨恨镜中的孤影,因为她的美丽已经无人欣赏,红润的脸颊也为谁而妆饰呢?这表达了她深深的自我怜悯和对爱情的期待落空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女子在生活变迁中的无奈与哀愁,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