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

长安道院一牵裳,司马筵中再举觞。

柿叶学书才不短,杏花插鬓意何长。

药沈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

坐里黄冠三两辈,醉来相与说先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徐渭的《答赠盛君时饮朝天宫道院》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首句“长安道院一牵裳”,以长安道院为背景,暗示了聚会的地点和文化氛围。次句“司马筵中再举觞”则展现了主人盛君的热情款待和饮酒的欢乐气氛。

“柿叶学书才不短”运用了柿叶的意象,借以赞美盛君的才情,书法技艺高超。而“杏花插鬓意何长”则通过女性化的杏花,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厚的情感寄托。这两句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药沈绿醑家厨酿,霜折红蕉道观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院的生活气息,既有自家酿制的好酒,又有道观中的红蕉,增添了清静与自然的元素。

最后,“坐里黄冠三两辈,醉来相与说先皇”写出了在座的道士们醉后畅谈的情景,他们谈论的是古代的先皇,流露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饮酒欢聚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明朝文人在道院中的生活情趣和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徐渭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宫人入道

昭阳队里混铅华,垂老参师日半斜。

不向秋风怨团扇,却教明月进琵琶。

朝留楚簟身为雨,夜绣茅君线作霞。

见说缑山闲姊妹,尚论恩宠旧谁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李长公邀集莲花峰

马水雄关天畔开,貂储暇日更登台。

高山似为遮胡设,折磴偏能勒骑回。

杯杓催时严黑雨,琵琶隔座揽轻雷。

须臾卷地寒风急,似送荆卿易水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邦宪死

远从黄浦白波边,泪尽枯鱼黑索前。

共许相逢还几度,讵知此别即千年。

白杨树下多风起,广柳车中少客眠。

见说吴门塘上曲,才歌高士即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郑职方

高皇宝鼎北平迁,羽卫犹屯万灶烟。

养虎最宜防猝饿,调鹰莫更使多眠。

长江水绿千矛闪,大树旗红一的县。

匹马不嘶穿垒过,知君此际气翩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