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杂兴十首(其九)

我亦西郊有草堂,槿花篱落几斜阳。

过桥野色分江断,绕屋禽声得树藏。

㭨子作杯倾绿醑,鲈鱼斫脍抹红姜。

应门只为溪童懒,客至长令倒屣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居住在西郊的草堂中,周围是槿花篱笆和几缕斜阳,营造出一种闲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过桥所见,野色与江水交织,呈现出一种断续而又连贯的美景;绕屋的鸟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与周围的树木相得益彰。

诗中的“㭨子作杯倾绿醑”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主人以自然之物为酒具,饮酒时的自在与惬意。“鲈鱼斫脍抹红姜”,则描绘了美食的诱人之处,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食物的鲜美与色彩的丰富。

最后,“应门只为溪童懒,客至长令倒屣忙”两句,既体现了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客人的热情,也流露出一种随性与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简单而纯粹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草堂杂兴十首(其十)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颙天际入南禅

结茅来住水云边,面壁工夫几岁年。

已悟佛乘无小大,不知人事有推迁。

江湖远迹应俱扫,雨露恩深岂独偏。

井上辘轳移得去,钵盂到处濯清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钱文规回凤阳

游子廿年来故乡,里闾访旧半存亡。

买羊上冢逢寒食,骑鹤缠腰对艳阳。

花信风高红雨急,濠梁水暖白鱼长。

江南父老临门待,带得亲知字几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明前二日林泉过予西郊留宿草堂晚步赋诗因次其韵

犬吠鸡鸣达四郊,依依烟火叠相交。

时光暗转催农事,海味初来赡客庖。

细柳绿欺临水树,小桃红傲出墙梢。

子云寂寞甘衰朽,更有何心作解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