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都怀古

昔时霸业何萧索,古木唯多鸟雀声。

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

残春杨柳长川迥,落日蒹葭远水平。

一望青山便惆怅,西陵无主月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过去的辉煌如今多么冷清,只剩下古树间鸟雀鸣声。
昔日宫殿处如今野草丛生,放牛娃怎能知道这里曾是帝王之都。
春天已逝,河边杨柳依依,夕阳映照着远处的芦苇荡。
遥望青山,心中充满感慨,西陵陵墓空荡无人,只有明月高悬。

注释

昔时:过去。
霸业:过去的辉煌。
何:多么。
萧索:冷清。
古木:古老的树木。
唯多:只剩下。
鸟雀声:鸟雀鸣叫。
芳草:野草。
自生:自然生长。
宫殿处:昔日宫殿的地方。
牧童:放牛娃。
帝王城:帝王之都。
残春:暮春。
杨柳:柳树。
长川:长河。
迥:遥远。
落日:夕阳。
蒹葭:芦苇。
远水平:远处水面。
惆怅:感慨。
西陵:西陵陵墓。
无主:空荡无人。
月空明:月光皎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怀旧的情景。开篇“昔时霸业何萧索,古木唯多鸟雀声”两句,通过对过往繁华帝国的回忆和现在只有鸟儿在古树间鸣叫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历史沧桑的变迁。接着“芳草自生宫殿处,牧童谁识帝王城”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往日繁华的消失,连牧童也不再认识曾经的皇城。

中间两句“残春杨柳长川迥,落日蒹葭远水平”则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当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最后两句“我望青山便惆怅,西陵无主月空明”,透露出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心情,既有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又有对现实无主状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哀思与个人的孤独感受。语言平实而不失深情,景象描绘细腻生动,是一篇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怀古之作。

收录诗词(102)

刘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 字:蕴灵
  • 籍贯:汶阳(今山东宁阳)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忆洞庭旧居

客舍经时益苦吟,洞庭犹忆在前林。

青山残月有归梦,碧落片云生远心。

溪路烟开江月出,草堂门掩海涛深。

因君话旧起愁思,隔水数声何处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

尘室寒窗我独看,别来人事几凋残。

昼空萧寺一僧去,雪满巴山孤客寒。

落叶堕巢禽自出,苍苔封砌竹成竿。

碧云迢遰长江远,向夕苦吟归思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经古行宫

玉辇西归已至今,古原风景自沈沈。

御沟流水长芳草,宫树落花空夕阴。

胡蝶翅翻残露滴,子规声尽野烟深。

路人不记当年事,台殿寂寥山影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经龙门废寺

因思人事事无穷,几度经过感此中。

山色不移楼殿尽,石台依旧水云空。

唯馀芳草滴春露,时有残花落晚风。

杨柳覆滩清濑响,暮天沙鸟自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