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秋感

无端作客此淹留,触绪能消万斛愁。

乡思望圆三度月,砧声凉送一城秋。

粮空宜学餐霞去,书富犹堪负笈游。

聚散年来类萍梗,何时听唱大刀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之瑛的《客中秋感》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深深愁绪。首句“无端作客此淹留”直接点出诗人客居他乡的无奈与滞留,"无端"二字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次句“触绪能消万斛愁”进一步渲染了愁苦之深,将愁绪比喻为滔滔江水,足见其愁肠百结。

“乡思望圆三度月”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三次月圆之夜的凝望,强化了思乡之情。"砧声凉送一城秋"则以砧声和秋意,烘托出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砧声象征着妇人的劳作和家的温馨,而此时却只能独自品味秋的凄凉。

“粮空宜学餐霞去,书富犹堪负笈游”这两句,诗人寓言自己虽然物质匮乏,但精神世界丰富,暗示愿意凭借读书寻求心灵寄托,即使生活艰难,也渴望继续求知探索。

最后,“聚散年来类萍梗,何时听唱大刀头”以萍梗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团聚的期盼,以“大刀头”暗指战乱或动荡,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知识和安定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3)

周之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县举人、江苏知县丁廷鸾继室。有《薇云室诗》

  • 号:研芬
  • 籍贯:嘉善

相关古诗词

寄怀家大人时赴伯父粤东任所

初离膝下时,朝暮常相忆。

转眼半载馀,中心更悱恻。

翩翩空中鸟,欲飞有羽翼。

薄薄天上云,欲行仗风行。

身非鸟与云,飞行不可得。

思亲在异乡,迢递隔南北。

有女在晨昏,不能视颜色。

迢迢客路长,渺渺江流直。

儿身恨难随,儿心在亲侧。

手缄一幅笺,心尽数行墨。

形式: 古风

春晓

一帘红日晓光浮,帘外东风响玉钩。

半掩画屏人未起,似闻鹦鹉唤梳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夏夜登小蓬莱阁同丽生二弟晋作

近水花如梦,当窗树作屏。

玉箫閒一弄,夜气忽吹醒。

衫薄萦香雾,鬟低坠素馨。

隔墙谁笑语,扶月悄然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感示两儿

半生辛苦母兼师,朝课经书夜课诗。

但得汝曹能努力,馀生终有展眉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