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歌(其二)

惠施已不作,庄生寡所宣。

伯牙失钟期,抱琴谁为弹。

知人诚不易,知己良独难。

周公辅王室,管蔡乃流言。

骨肉且不谅,他人固宜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对酒歌(其二)》由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知人与知己的难能可贵。

首句“惠施已不作,庄生寡所宣”以惠施和庄子为例,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或理解。接着,“伯牙失钟期,抱琴谁为弹”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觅的主题,表达了失去知音的孤独与无奈。

“知人诚不易,知己良独难”这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了了解他人、尤其是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音是多么困难。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慨,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最后,“周公辅王室,管蔡乃流言。骨肉且不谅,他人固宜然”则将话题转向了政治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通过周公辅佐周成王、而管叔、蔡叔却散布流言的例子,以及骨肉之间尚且难以相互理解的情况,诗人表达了对人性复杂性和社会关系微妙性的思考。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情感的抒发,深刻探讨了知人、知己的难度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酒歌(其三)

伊吕称大贤,会合亦有因。

汤文苟不逢,耕钓终其身。

人生一世间,如风激纤尘。

下者投浊潦,高者入青云。

风力中不竞,飘转终沈沦。

得失难预谋,谋之徒苦辛。

圣哲皆偶然,馀子何足陈。

形式: 古风

燕歌行二首(其一)

来日苦短去日长,人生几何鬓已霜。

佳辰置酒开我堂,宾友杂遝进乐方。

繁丝哀竹流清商,薄暮移尊向曲房。

挟瑟进者邯郸倡,约袖结腕清歌扬。

色与心知授明珰,微风荡裾闻异香。

脱簪免髻玄泽光,起视池中双鸳鸯。

双星皎皎在我傍,欲往从之河无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燕歌行二首(其二)

出门何易见苦难,川原郁纡路千盘。

河中鲤鱼去不还,耿耿思君不能言。

揽衣中夜坐长叹,含情怨独凋朱颜。

明月穿帷照孤眠,君昔赠我青琅玕。

我欲碎之寄君看,欲碎且止聊自宽。

驰光流景催岁年,容色不待君可怜,恨无羽翼起云间。

形式: 古风

杂谣五首(其一)

茸茸者离,而子践之。彼垣之蔓,晨兴灌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