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八首(其五)

参汉虬鳞翠十寻,团团如盖散清阴。

暂抛居士齐眉杖,静抚中郎焦尾琴。

指上泉流疑涧底,林端涛泛似秋深。

怡情自具成连调,一幅希夷物外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诗人以“参汉虬鳞翠十寻”开篇,巧妙地将古老的松树比作龙鳞,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苍翠与高大,也赋予了画面以历史的厚重感。接着,“团团如盖散清阴”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树木的形态与它们带来的清凉之感,仿佛整个画面都弥漫着一片宁静与凉爽。

“暂抛居士齐眉杖,静抚中郎焦尾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的烦忧,沉浸在自然与艺术的美好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这里,“居士齐眉杖”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中郎焦尾琴”则代表了高雅的艺术追求,两者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指上泉流疑涧底,林端涛泛似秋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美与季节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手指轻触水面时产生的涟漪比作山涧中的流水,将林梢的微风拂过比作深秋的波涛,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营造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

最后,“怡情自具成连调,一幅希夷物外心”两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通过音乐(成连调)来表达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超脱物外的精神境界。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八首(其六)

梅是山妻鹤是男,逋翁妙偈阿谁参。

灵台明处丹成九,耳观清时笛弄三。

八字疏眉连玉笋,小团双凤贮都篮。

旋收笔砚排书卷,怕作文章博大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题画八首(其七)

弄棹沧浪破碧流,药垆茗碗伴浮游。

神仙潇洒惟同李,天地沈酣不异刘。

有兴只须来泛雪,忘机那复虑惊鸥。

溪亭为问招呼者,妙处逍遥也羡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画八首(其八)

层楼萧寂隔尘喧,一卷黄庭独闭门。

习静从知泰宇定,养生饶得谷神存。

架头古史翻鱼鲁,瓮里新醅泛觯樽。

底事渔人轻鼓枻,桃花深处是仙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夜雨

春暮如膏雨,知时助发生。

冥濛迷晚色,淅沥入深更。

泽润良农乐,寒添薄絮轻。

试思明晓趣,叱犊一声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