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脱屣红尘,移家碧山,娑罗树边。

有两儿冠带,眼前腾踏,诸孙文采,膝下联翩。

石几焚香,冰瓯涤笔,重注羲经得异传。

余无事,但观云默坐,听雨高眠。龟巢幸与相连。

饮湖水清如饮菊泉。

问绛人甲子,今逾四百,皇家钟乳,何用三千。

银艾忘情,玉枝无憾,一味清闲足引年。

升平也,看天恩赐帛,雪发垂肩。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沁园春》是谢应芳所作,以山水隐逸生活为题材,展现了词人的超然心境和对清闲岁月的向往。开篇“脱屣红尘,移家碧山,娑罗树边”描绘了词人远离尘世喧嚣,选择在青山绿树间安家的情景,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接下来,“有两儿冠带,诸孙文采,膝下联翩”描述了家庭的和睦与子孙的才情,体现了词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满足感。他在这里焚香研墨,潜心学习,过着宁静的生活,“石几焚香,冰瓯涤笔,重注羲经得异传”,表现出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词的下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饮湖水清如饮菊泉”表达了对湖水清澈的喜爱,暗示了生活的简单纯粹。“问绛人甲子,今逾四百,皇家钟乳,何用三千”借问岁月流逝,感叹时光荏苒,而自己却能悠然度日,不求奢华。

最后,“银艾忘情,玉枝无憾,一味清闲足引年”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清闲生活的满足和对长寿的期许。结尾处“升平也,看天恩赐帛,雪发垂肩”则以白发象征岁月的积累,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感恩和对自己平静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点滴,传达出词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收录诗词(273)

谢应芳(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字:子兰
  • 号:龟巢
  •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95~1392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

冷笑班超,要觅封侯,弃了毛锥。

看今来古往,虚名何用,朝荣夕悴,浮世堪悲。

老我衣冠,傍人篱落,赖有平生铁砚随。

西庄上,对溪山如画,鸥鹭忘机。相逢喜得新知。

更不用黄金铸子期。

把胸中磊块,时时浇酒,眼前光景,处处题诗。

轻帽簪花,柔茵藉草,时复尊前一笑嬉。

沈酣后,任南山石烂,东海尘飞。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忆昨秋风,送书画船,过杨柳洲。

把锦囊倾倒,灯花共喜,棹歌归去,诗草仍留。

坐榻高悬,家童偶语,此客寻常颇见不。

襟怀好,比子猷寻戴,别样风流。别来一日似三秋。

且喜花时可胜游。

要寻山问水,春申故国,赋诗酾酒,季子高丘。

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

回来也,有堂前旧燕,江上盟鸥。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押[尤]韵

沁园春

忆昔移家,着处偷生,拱有余霜。

遭几番惊怕,青天霹雳,满怀愁闷,苍海汪洋。

故步全非,新知误喜,袜线初无尺寸长。

龙钟后,方马归伏枥,龟作支床。年来饮不盈觞。

也不爱、花枝锦绣香。

与山僧野老,交情淡淡,盘蔬盂饭,清话浪浪。

燕子重来,桃花应笑,四壁空空一草堂。

偿诗债,有隔年未了,连日犹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

雪压新年,花开想迟,莺来甚难。

喜杯有屠苏,春风滟滟,盘余苜蓿,朝日团团。

六十年来,寻常交际,江海鸥盟总不寒。

移家处,每涉园成趣,居谷名盘。忘情世味心酸。

但吟得新诗似得官。

尽教我低头,三间茅屋,从他高步,百尺危竿。

白首无成,苍生应笑,不是当年老谢安。

琴书里,且消磨晚景,受用清欢。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