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读吴思道藏海诗集效其体》。诗中充满了对吴思道藏海诗集的赞赏与模仿之意。李之仪在诗中表达了对吴思道诗歌风格的独特见解,认为其作品如同在月色与花影间剪裁出的美景,既充满情感又富有艺术性。
“唐末诗人自一家”,开篇即点明了吴思道在诗歌领域的独特地位,仿佛是唐代末期的一位独立的诗人,独树一帜。接下来,“剪裁风月间莺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吴思道诗歌中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细腻刻画,如同在月光下剪裁出的莺歌燕舞,生动而富有诗意。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这两句进一步赞扬了吴思道诗歌的高超技艺,无论是篇章结构还是文字运用,都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才华。这里的“凭陵堕绪”可能是指诗歌中情感的强烈冲击力,“篇篇胜”则强调了每一首诗都超越前作的卓越成就。“点缀馀妍字字斜”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精妙与独特,每个字都像是精心布置的装饰,斜斜地排列,既不呆板也不失韵律之美。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远水与连天相接,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伤;而夕阳下的霞光与栖息的乌鸦,构成了一幅既美丽又略显凄凉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吴思道诗歌深刻内涵的感慨。他认为吴思道的诗句如同书法中的警句,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吴思道因种种原因而流落他乡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其作品价值的再次赞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吴思道诗歌的赞美与模仿,展现了李之仪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吴思道及其作品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