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诗人凭高望远的动作,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构思。
"不易识蓬瀛,凭高望有程。"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辨认远方山川的困难,以及通过高处眺望来寻找目标的决心。这里的“蓬瀛”指的是遥远的山峰,而“凭高望有程”则展示了诗人的探索精神。
"盘根出巨浸,远色到孤城。" 这两句描绘了山势盘旋、溪流奔涌的壮观景象,以及山脚下古老孤城的静谧与苍凉。
"隐隐排云峻,层层就日明。" 这里诗人通过对云雾和阳光的描写,表现了山峰的高耸和天气变化的美妙。
"净收残霭尽,浮动嫩岚轻。" 这两句则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从清晰的山影到淡雅的云彩,都显得如此柔和而又富有层次感。
"纵目徒多暇,驰心累发诚。" 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无限的景色激起无尽的情思,但这些情绪又似乎难以言表,只能通过反复的情感抒发来寄托。
"从容更何往,此路彻三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思考和期许,似乎在告诫自己要更加从容不迫地前行,这条路将会通向心中的理想境界——“三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川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在情感世界的丰富。
不详
难穷林下趣,坐使致君恩。
术业行当代,封章动谏垣。
已明邪佞迹,几雪薜萝冤。
报主深知此,忧民讵可论。
名将山共古,迹与道俱存。
为谢重来者,何人更及门。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
倦游嗟落拓,短翮慕追飞。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挥。
油云澹寒色,落景霭霜霏。
累日方投分,兹夕谅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