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应如东湖宿月波寺

不到东湖便十年,短篷还得泛霜天。

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

照影婆娑吾老矣,可人潇洒故依然。

敲门款语僧窗夜,挑尽寒灯久不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离开东湖已有十年,再次乘小舟度过霜天。
千万树木落叶如刀剪,万里晴空皓月映弦弯。
月光下身影摇曳我已老去,但心境依旧洒脱自在。
深夜敲门轻声细语僧房,挑亮寒灯久久难以入眠。

注释

不到:未到。
东湖:指某个地方或回忆中的东湖。
短篷:小型船只。
泛:乘船。
霜天:寒冷的天气。
千林:千万片树林。
脱叶:树叶落下。
风如剪:比喻风像剪刀一样切割树叶。
万里无云:广阔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
月满弦:月亮圆满,悬挂在空中。
照影婆娑:月光照在身上,影子摇摆不定。
吾老矣:我已年老。
可人:令人愉快的。
潇洒:自由自在,不拘束。
敲门:轻轻敲门。
款语:温和的话语。
僧窗:僧人的窗户。
寒灯:清冷的灯火。
久不眠:长时间无法入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东湖的深情,以及对于岁月流逝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感受。诗人通过“不到东湖便十年”这一句,表达了自己与东湖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时光飞逝的无常。接着,“短篷还得泛霜天”则是说即使是短暂的时间,也要去享受那寒冷的清晨。

“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树林中的叶子在秋风中纷纷扬扬,如同刀剪一般干脆;而夜空则是清澈见底,没有一丝云彩,明月如同满弦的琴,充满了诗意和音乐性。

“照影婆娑吾老矣, 可人潇洒故依然”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感慨与怀旧之情。诗人通过对自己影子的眺望,感叹时光带走了青春,而往昔的朋友和记忆却依然如在。

最后,“敲门款语僧窗夜,挑尽寒灯久不眠”则描绘了一幅夜宿寺院的静谧画面。诗人敲响寺庙的门扉,与僧侣交谈至深夜,而那寒冷的油灯也被挑亮直到黎明,反映了诗人的清醒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和往昔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阻风泊归舟游净众寺

日落风更起,江头船不行。

凄凉大夫宅,萧瑟故王城。

一醉重楼晚,千秋万古情。

愁边动寒角,夜久意难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陈正叔县尉见示所著诗文以诗谢之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

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波澜。

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

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芒须动斗牛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陈传朋和余梅花旧作余再赋此

肌肤冰雪定何神,不用灵犀自辟尘。

一笑未妨娱独夜,百花谁敢斗先春。

孤山诗侣须君复,吴市仙踪只子真。

此外纷纷莫相污,风姨月姊故情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

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

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

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忧入异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