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太学倡和

日月天回十二章,诏移清跸幸胶庠。

六龙稳转桥门曲,多士横穿锦仗行。

俎豆威仪瞻阙里,东西风教自周王。

太平谁谓初无象,四海形容在一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皇帝驾临太学的盛大场景,展现了古代教育与皇权的紧密联系。首句“日月天回十二章”以日月象征时间的轮回,暗含着历史的循环与传承之意。“诏移清跸幸胶庠”则点明了皇帝亲临太学的尊贵与重要性,“胶庠”为古代学校的代称,此处借指太学。

接着,“六龙稳转桥门曲”描绘了皇家出行的壮观景象,六龙代表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其平稳地行驶在曲折的桥门上,更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多士横穿锦仗行”则展示了众多学者在华丽仪仗的伴随下,穿越而过的情景,体现了知识与权力的交汇。

“俎豆威仪瞻阙里”一句,通过“俎豆”这一祭祀用品,强调了仪式的庄重与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尊重。“东西风教自周王”则进一步阐述了教育与文化的传播,从周王开始,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教育影响深远。

最后,“太平谁谓初无象,四海形容在一堂”表达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太平盛世,教育与文化的影响也如同四海之水汇聚于一堂,无处不在,强调了教育对于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皇家访问太学的宏大场面,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教育与皇权关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1)

李格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女词人李清照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宋史·韩琦传》)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今山东东平)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 字:文叔
  • 籍贯:山东济南历下
  • 生卒年:约1045~约1105年

相关古诗词

句(其一)

邴吉勋劳犹未报,卫公精爽仅能归。

形式: 押[微]韵

句(其二)

鲁直今已矣,平生作小诗。

形式: 押[支]韵

武夷山升真洞

升真洞口接天门,灵草丹桃日日春。

听说列仙来瑞世,三朝德业在斯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五仙观

古木脩篁绝世间,越王台殿作仙坛。

白羊常在玉虚远,玄鹤不来金井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