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孙周的《草堂》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山居画卷。首句“微雨乍过烟满溪”写出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溪水朦胧的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草堂间听晓禽啼”捕捉到早晨鸟儿的鸣叫,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著花老树有春意”一句,通过老树开花,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即使在寻常的草堂中也充满了盎然春色。接下来,“卷幔乱山如屋低”则以视觉角度描绘窗外远山连绵起伏,仿佛低矮得仿佛贴近屋檐,形象生动。
“竹榻昼长清蝶梦”描绘了诗人午后在竹榻上悠闲地做着蝴蝶梦,生活闲适而惬意。最后一句“板桥泥滑印牛蹄”则转而描绘户外的实况,牛蹄踏过湿滑的板桥,显示出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世事纷扰的超脱,结尾处“疑是忤时人姓嵇”,借典故表达出诗人可能因不合时宜而选择隐逸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