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其一)

乞得钱塘下九天,徙从青社复三川。

坤维十往万馀里,吴分重来七八年。

鉴水坐遥怀旧治,柯峰归晚愧前贤。

东州赖有微之约,曾寄诗筒递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钱塘(杭州)出发,游历各地的壮阔旅程,表达了对过往治理之地的怀念与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乞得钱塘下九天”,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诗人从钱塘出发,仿佛踏入了九天之上,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接着,“徙从青社复三川”则描述了诗人游历的范围,从青社到三川,跨越了多个地区,体现了诗人广泛的行踪和广阔的视野。

“坤维十往万馀里,吴分重来七八年”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旅行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在坤维(泛指大地)上,诗人往返多次,行程超过万里;在吴地(泛指江南地区),他再次归来已有七八年的时间。这些数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游历之多,也反映了他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长时间的眷恋。

“鉴水坐遥怀旧治,柯峰归晚愧前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治理之地的怀念以及对先贤的敬仰。坐在鉴水旁,遥想昔日的治理之地,心中充满了怀念之情;归途中的柯峰,晚归之际,诗人不禁自愧不如前贤,流露出对前辈的敬仰和对自己能力的谦逊态度。

最后,“东州赖有微之约,曾寄诗筒递百篇”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约定,以及通过诗筒传递的百篇诗作。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也展示了他作为文人的创作热情和对文学交流的重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个人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35)

赵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其二)

七十随缘岂有由,乐天曾不厌杭州。

青山未隐如千里,白首重来又九秋。

月窟仙人遗桂子,海门神物助潮头。

自惭老守无心力,坐镇吾民静即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杭州普应院偃松

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

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屈卧龙形。

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閒僧昼看经。

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彫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程给事见怀

烟水平湖千顷碧,楼台佳木四时青。

人瞻杳杳升天宅,客意峨峨望海亭。

已是威怀宽帝念,更加丰稔慰民灵。

退公莫厌音题密,去鲤来鸿不暂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有怀前人

湖平去棹复鸣鼙,一别何时手重携。

龙榜昔同科甲乙,虎符今得郡东西。

寻真曾忆观丹井,乘兴徒思泛剡溪。

闻说公堂多暇豫,湖山无处不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