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凉生白纻水浮空,湖上曾闻避暑宫。
清簟疏帘人去后,渔舟占尽柳阴风。
这首诗描绘了消夏湾的清凉景象与避暑氛围。首句“凉生白纻水浮空”,以“白纻”喻指夏日之凉爽,水面上仿佛漂浮着轻柔的凉意,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感。次句“湖上曾闻避暑宫”,点明此地曾是避暑之所,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接着,“清簟疏帘人去后”,描述了夏日午后,人们离去后留下的静谧与清幽,清簟(竹席)与疏帘(稀疏的帘子)共同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宁静的空间感。最后,“渔舟占尽柳阴风”,则将画面转向湖面,渔舟在柳树的阴影下轻轻摇曳,微风吹过,带来一丝丝凉意,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消夏湾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夏日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避暑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不详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山月苍苍照烟树,碧浪湖头放船去。
隔林夜半见孤灯,知是幽人读书处。
冠触花梢露湿衣,晓因行乐到南圻。
日高雾散春江曲,绿满平田双雉飞。
身轻不奈晚多风,春尽回塘落絮空。
杨柳阴迷三十里,画楼何处卷帘栊。
有客夜半来山中,横琴坐石弹松风。
松风曲罢抱琴去,落月一声天外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