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王士祯游历栖贤寺的经历,他被李渤读书的遗迹所吸引,来到了这个位于栖贤谷的古寺。诗人赞叹寺庙选址之幽静,僧舍密集而依山傍水,仿佛蜂巢般错落有致。云雾缭绕的汉阳峰与寺宇相映成趣,不时投下阴影,使得檐下成为宁静的休憩之地。

古寺内虽然简朴,只有修竹和高大的乔木相伴,却显得自然和谐。野僧对客人的到来感到欣喜,热情地准备了茶粥招待。诗人在此情境中产生了归隐之心,萌生了在此筑草堂,长久栖居的念头。整体上,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栖贤寺的宁静与禅意,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6)

王士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王士禛,、贻上,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 字:子真
  • 号:阮亭
  • 籍贯:又号渔洋山
  • 生卒年:1634—1711

相关古诗词

秦淮杂诗

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赏。

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形式: 古风

十六字令.闺夜

秋月悄,玉筝和泪弹。梧桐夜,花影上钗寒。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押[寒]韵

花里.本意.新谱自度曲

早起。为惜嫩红花里。小蕊未曾开。怕蜂来。

形式:

摘得新.幽思

湘女琴。弦弦一片心。却被风吹去,在花阴。

思君多少花间泪,看罗衾。

形式: 词牌: 摘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