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南山积雪处,晦涩无枝条。

怪鸟群飞来,缘石为一巢。

日莫不窥陇,相向饥无聊。

小儿乘其敝,奋爪掀团茅。

一攫不能尽,零落飞鸣交。

顾念形与足,瑰玮殊鹪鹩。

彼民岂能识,畜之徒供嘲。

坐令摧翮庸,不然充君庖。

哀哉惜俦侣,一一丰肌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积雪的环境下,一只怪鸟孤独地筑巢于石上,日暮时分,它四处觅食却难以果腹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鸟儿面对生存困境的挣扎与无奈。

首句“南山积雪处,晦涩无枝条”描绘了山峰被积雪覆盖,一片昏暗,没有绿意盎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怪鸟群飞来,缘石为一巢”点明了主角是一只与众不同的鸟,它在石上筑巢,暗示了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

“日莫不窥陇,相向饥无聊”描述了鸟儿在黄昏时分,四处寻找食物,但又找不到可食之物的绝望情景。这里的“陇”可能指的是田地或食物来源,表达了鸟儿对食物的渴望和无助。

“小儿乘其敝,奋爪掀团茅”则描绘了人类的介入,一个小孩子利用鸟巢的破败,用爪子掀翻茅草,进一步加剧了鸟儿的困境。这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干预,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

“一攫不能尽,零落飞鸣交”表现了鸟儿试图获取食物的努力,但一次只能获取少量,且食物很快散落,鸟儿不得不在空中飞鸣寻找新的机会。这种循环往复的场景,展现了鸟儿生存的艰难。

“顾念形与足,瑰玮殊鹪鹩”是对鸟儿形态的赞美,将其与普通的鹪鹩(一种小型鸟类)进行对比,强调了它的独特之处。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如此独特,也无法改变其面临的生存危机。

“彼民岂能识,畜之徒供嘲”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批判,指出人们往往不了解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只是将动物视为娱乐的对象,忽视了它们的生存权利。

“坐令摧翮庸,不然充君庖”进一步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无论是直接的伤害还是间接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生物失去生存的能力,甚至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最后,“哀哉惜俦侣,一一丰肌销”表达了对鸟儿及其同伴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它们生命力逐渐消逝的哀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存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与保护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郊道中

碧涨回溪满,风芦对岸斜。

群鱼嬉水鸟,深草著秋花。

日午人归犊,阴浓妇浣纱。

愁闻积霖后,户户有农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仲弟欧家坊馆次

昔我幽居地,三年病著书。

复君勤苦业,对此惰荒馀。

宿火朝窗暗,新飙夜榻虚。

过来一相忆,贪饭近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一)

望望蒲塘路,维舟第二桥。

故人期陇晦,好会接云霄。

作合前时问,朋游隔日招。

惟应就芳草,百里未嫌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延卿将之广东招同诸子集于其家次何氏山林十首(其二)

竟与红尘隔,村居事事清。

秋田逢旅雁,春树息流莺。

一姓多羊酒,千家足豆羹。

闲时问耕敛,都吏不须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