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扇

结屋苍松里,悠然趣不群。

柴门扃湿翠,萝径入寒云。

山转红尘隔,溪横碧霭分。

烟霞应莫恋,天上有明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首句“结屋苍松里”,点明了居所选址于苍松环绕之中,暗示着主人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下来,“悠然趣不群”一句,通过“悠然”二字,展现了居住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表明其情趣独特,不随波逐流。

“柴门扃湿翠,萝径入寒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柴门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而门前的藤蔓(萝)小径则蜿蜒伸向远处的云雾之中,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的深远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清寂。

“山转红尘隔,溪横碧霭分”两句,通过“山转”与“红尘”的对比,强调了隐居之地与世俗世界的隔离,同时也描绘了溪水横穿、碧雾缭绕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隐逸生活的纯净与超脱。这里的“碧霭”既指自然界的雾气,也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超凡脱俗。

最后,“烟霞应莫恋,天上有明君”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认为,尽管自然风光令人陶醉,但真正的理想追求在于更高的精神层面,即“天上有明君”,可能指的是对理想政治或高尚道德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更高人生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隐居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万寿观万花园殿后轩

碧殿临幽沼,开轩水气清。

红莲饶晓色,绿竹作秋声。

萍散鱼吹浪,林喧鸟弄晴。

仙家良在此,何必问蓬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庶吉士钟美宣乃叔还番禺

远谒銮坡署,殷勤访阿咸。

羊城劳客梦,潞水问归帆。

荔子红垂屋,榕阴翠绕岩。

品题应有句,珍重示来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咸]韵

送杨汝介奉其父考功公之命归省祖母

远奉严君命,重闱问起居。

异乡频有梦,故国久无书。

潞渚冰消后,都门酒尽初。

愁心关去住,临别重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圃东新井

玉署井初成,寒泉一镜平。

润滋苍藓茁,色映翠梧清。

澄碧涵天影,虚圆浸月明。

何由分涸辙,枯鲋总回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