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浣溪沙寄湘弟遂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驱雁悲风飒飒生”,以雁群南迁、秋风萧瑟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雁的南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飒飒秋风则直接触动人的心弦,引发读者对季节更替、人生变迁的感慨。
接着,“林园推枕有人惊”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诗人所在的园林,通过“推枕”这一动作,暗示了诗人从梦中惊醒,或是被外界事物触动的情景。这里的“惊”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反应,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或内心情感波动的敏感。
“陟冈诗就乱愁并”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诗人登高望远,创作诗歌,但内心的愁绪却如同杂草般难以清除。这不仅表现了诗人面对复杂情感时的无力感,也反映了在特定情境下,艺术创作与个人情绪之间的紧密联系。
下半阙转而描绘了一幅更为广阔的画面:“万里空山馀老屋,百年乔木聚疲氓”。这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与社会的景象,空旷的山野中仅剩几间破旧的老屋,百年老树下聚集着疲惫的民众。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荒凉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最后,“残灯衰鬓苦牵萦”一句收束全词,将个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在昏暗的灯光下,诗人满头白发,思绪万千,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忧虑。这一句不仅刻画了诗人的外貌特征,更深刻地揭示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
综上所述,《浣溪沙寄湘弟遂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