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翻译

我兴致勃勃地向南旅行,没有严格遵守戒律和规制。
皇宫中的谁会理会我的劝谏书信呢?

注释

乘兴:满怀热情。
南游:向南旅行。
不戒严:没有严格遵守规定。
九重:指皇宫,因古代皇帝有九重天子之说。
谁省:谁会理会。
谏书函:劝谏的书信。
裁宫锦:制作宫廷用的锦绣。
半作障泥:一半用来做马鞯(障泥,马鞍后的布帘,用于遮挡尘土)。
半作帆:另一半则作为船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创作的《隋宫》。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回忆与思考。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放纵无忌的情景,"乘兴南游"显示出一种自由自在、追逐快乐的情怀,而"不戒严"则透露出一种对规矩的忽略和对权力高处不下的淡漠。"九重"指的是宫禁,"谏书函"则是进谏的文书,但"谁省"表明这些都被忽视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君主与臣民之间关系的疏远和朝政的松弛。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的景象。"春风举国"形容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而"裁宫锦"则暗示着曾经辉煌的宫室文化如今已成陈迹。"半作障泥半作帆"更深化了这种意境,宫中的锦缎有的沦落为尘土,有的被利用做成了船帆,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转换,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遗失。

整首诗通过对隋代宫廷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而今已荒废的历史场所的一种怀旧与感慨,同时也反映出李商隐特有的深邃情思和独到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同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

梁山兖水约从公,两地参差一旦空。

谢墅庾村相吊后,自今歧路各西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景阳井

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

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滞雨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