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六)

分明来日已无几,还似参禅未透时。

吟骨纵清难免死,黄菁多啖亦充饥。

题诗遣得山精去,近俗偏将古墓夷。

合眼便为泉下鬼,此身康济莫宜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未来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就像参禅还未彻底领悟的时候。
即使吟诗骨骼再清瘦,最终还是免不了死亡,多吃些黄菁也能暂时填饱肚子。
写诗是为了遣散山精般的忧虑,但现实却偏要把古墓与世俗同化。
闭上眼睛就成地下鬼魂,改善生活状况不应再拖延。

注释

分明:清晰地。
参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静坐冥想。
透:彻底理解。
吟骨:清瘦的吟咏者,形容诗人。
难免:不可避免。
黄菁:一种野菜,代指简朴的食物。
遣得:驱散、排解。
山精:比喻内心的困扰或忧虑。
夷:铲平,破坏。
合眼:闭上眼睛。
康济:健康和救济。
莫宜迟:不应该推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薛嵎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死亡的深刻思考。首句“分明来日已无几”直接揭示了诗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暗示时光匆匆,时不我待。接下来的“还似参禅未透时”比喻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仍有困惑,如同修行未达彻悟。

“吟骨纵清难免死”表达了诗人即使才情出众,也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他提到“黄菁多啖亦充饥”,暗示即使生活简朴,也无法改变最终的命运。诗人通过写诗来排遣心中哀愁,但又感叹现实中的世俗风气,连古墓都难逃被破坏的命运。

最后两句“合眼便为泉下鬼,此身康济莫宜迟”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紧迫感,认为应当及时行乐,珍惜当下,因为转眼间就会成为故去之人。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个人感慨之中,展现了宋人对生死的沉思与无奈。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三)

草塘相望隔重云,愧我为兄蚤哭君。

少日对吟听夜雨,老来无计抚孤坟。

泉台冥漠唯增感,人事安排已十分。

莫待他年推吉应,如今友爱最先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一)

因缘还是范湾边,乾巽峰高四应全。

千古青山逢具眼,数茎秋鬓近衰年。

倒骑黄犊循来路,贪看行龙下远田。

惭愧邻翁为指说,传闻此地产英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五)

十万买山浑可事,放教身死骨犹香。

不知筋力何年尽,看到杉松几尺长。

管郭岂能谋富贵,诗书元自著兴亡。

采薇歌在无人识,千载清风独首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近买山范湾自营藏地与亡弟草塘君及外家墓茔悉可跂望感事述情继有是作(其七)

大有公卿弗似吾,一枝藤上挂葫芦。

旋疏苔石通崖溜,自祝山神保鹤雏。

休羡铭旌题极品,试将槐树植三株。

依然此事凭阴德,从古幽明理不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