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浦莲拍近.赏荷

《马蹄》《秋水》漫读。傍舍丛阴绿。

雨过看逾净,池轩敞波纹縠。两两飞鹭浴。

藕花矗,翠盖圆如幅。倚红玉。

香风十里,为谁吹尽炎燠。

娇娃荡桨,摘得荷房盈掬。薄暮采莲歌一曲。声续。

此时天水新沐。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荷塘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与自然之静谧。诗中“马蹄”与“秋水”似乎并非直接关联于荷塘景象,可能为诗人行踪或心境的隐喻,增添了一层悠远的意境。而“傍舍丛阴绿”则直接引入了荷塘周围的环境,绿树环绕,为荷塘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

“雨过看逾净,池轩敞波纹縠”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清新与宁静,雨水洗净了尘埃,池面波纹如细縠,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荷塘的独特风貌。接着,“两两飞鹭浴”则引入了动态的元素,两只白鹭在水中嬉戏,为画面增添了活力。

“藕花矗,翠盖圆如幅”是对荷花的直接描写,矗立的荷花如同翠绿的伞盖,圆润而饱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艺术品。“倚红玉。香风十里,为谁吹尽炎燠”则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美丽与香气,十里香风,为炎夏带来一丝凉意,暗示荷花不仅美丽,还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

“娇娃荡桨,摘得荷房盈掬”描绘了少女在荷塘中划船采摘荷房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薄暮采莲歌一曲。声续。此时天水新沐”则以日落时分的场景结束,少女的歌声在天水之间回响,仿佛是对一天美好时光的赞歌,同时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荷塘之美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21)

曹亮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黄鹤楼用梅村词韵

独倚危阑,听不了、江声千尺。

想旧日、白云黄鹤,仙人吹笛。

隐隐云中沙鸟落,茫茫天外风帆直。

问留题、谁复继崔诗,无人识。弹指事,成陈迹。

回首处,愁羁客。俯晴川芳草,西风萧瑟。

赤壁争雄今在否,孤臣涕泪还堪忆。

叹楚王、宫阙但荒台,横碑石。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风流子.和天篆留别韵

底须长太息,男儿志、原自在天涯。

算楚尾吴头,未为作客,淮南江北,不当辞家。

还记取、兼天排远浪,扑岸涌寒沙。

铁瓮城边,化为蝴蝶,隋堤柳畔,撇却桑麻。

一江春水涨,君又去,宛似天上浮槎。

切莫随风相忆,对月兴嗟。料燕羽翩翩,渐过春社。

莺啼呖呖,也啄飞花。只怕暮云多处,几阵归鸦。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风流子.游惠山秦园

二泉亭最好,分流处、日夜洗云根。

况翠叠青山,入帘滴滴,云移春水,映树鳞鳞。

还堪羡、酒旗无数飏,鸟语不时闻。

此日园丁,休嫌野老,隔年梅蕊,应认王孙。

从来繁华地,重留恋,倍觉香雾氤氲。

一带朱阑拂柳,画槛萦人。

被金尊促起,数声檀板,钿车送到,几队罗裙。

且自牵船竟去,莫待销魂。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水龙吟.和章质夫韵

梁间双燕呢喃,翩然争逐飞花坠。

朱颜应惜,又随春减,暗添愁思。

斗草偏慵,熏香都堕,镜奁长闭。

任韶光妍媚,浑如中酒,欹珊枕,眠难起。

听罢三声杜宇,倩谁将、断魂重缀。

屈指今番,回头往事,越教心碎。

翠幕低垂,悄无人影,沈沈似水。

拌灯昏月落,安排绡帕,揾凄凉泪。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