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堂怀核谩栽培,一一红根破绿苔。
携入乡邦吾第一,风流知自岭南来。
这首诗《种荔枝》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种植荔枝的过程与情感。首句“高堂怀核谩栽培”,以“高堂”象征高雅的居所,暗示种植者对荔枝的珍视与期待,而“怀核”则点明了荔枝种子的来源,预示着生命的孕育与成长。接着,“一一红根破绿苔”生动地展现了荔枝树苗在绿苔覆盖的地面上破土而出的情景,红根与绿苔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携入乡邦吾第一”一句,表达了将种植的荔枝视为家乡之最的自豪感,同时也体现了对荔枝品质的自信。最后一句“风流知自岭南来”,不仅赞美了荔枝的风韵与魅力,还暗含了对岭南地区独特气候与土壤条件的肯定,强调了荔枝生长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荔枝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岭南地区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不详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载酒来过亦可怜,持杯先已口流涎。
香浮八桂风光胜,波动兼金月影圆。
共醉有时依竹卧,独醒无复愧渔船。
此中天地尤安稳,莫向尘埃盛处传。
吉语传来喜可知,岂无神物共扶持。
但怜四载遭三黜,偶与三公作四夔。
海上飓风应骤息,岭边炎瘴亦潜衰。
相从会有还归日,却向江乡话此时。
江流随落复随生,巧作滩声入户庭。
六律五音无不有,人谁如我饱曾听。
午梦初残日正炎,坐来滂沛泻高檐。
凉生几席心如水,聊拂尘编理旧签。